化工原理吸收习题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再适用,必须针对相平衡曲线运用数--可修编----值积分或图解积分的方法进展吸收过程的相关计算。4 不再适用,必须针对相平衡曲线运用数--可修编----值积分或图解积分的方法进展吸收过程的相关计算。4 用量的1.5倍。空塔气速为1.2m/s。气相体积总吸收系数Ka为0.06kmol/〔m3·h〕,且K 8m的填料塔,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a为0.088kmol/(m3·s),求〔1〕操作液 溶气体,H值,Kk。()A.很大,B.很小,C.很小,≈D.很大,≈LLA:很大,B:很小, G G -- 1. 依据溶解度曲线所表现的规律性可以得知,___________压力和___________温度对吸收 操作有利, 因为可以增加气体的溶解度; 反之, ___________压力和___________温度那 么有利于脱吸过程。 〔提高,降低〕 2. 某高度无穷大的连续逆流吸收塔,吸收剂为纯溶剂,入塔气体的体积浓度为 7 %,相 平衡关系式为 Y*=2X,问:吸收率为 100%时,液气比〔摩尔〕为____________;吸收 率为 75%时,液气比〔摩尔〕为_____________。 1) 对一定气体和一定溶剂,一般来说,亨利系数 E 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系数 H 随 温度升高而;在同种溶剂中,难溶气体的 E 值易溶气体的 E 值,难溶气体的 H 值 易溶气体的 H值。 2) 假设气体处理量 V 已确定,减少吸收剂用量 L,吸收操作线斜率变小,结果使出塔 吸收液浓度, 吸收推动力。 假设塔底流出的吸收液与刚进塔的混合气到达平衡, 此 时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变为,此种状况下吸收操作线斜率称为。 二、选择〔10 分〕 1、 对于易溶气体, H值__________ ,K _________ k 。( ) A.很大, B.很小, C.很小, ≈ D.很大, ≈ .对于难溶气体, H值 .对于难溶气体, H值________,K____k 。〔 〕 A:很大, B:很小, C:很小, D:很大, = 三、请答复以下问题〔10 分〕 1. 吸收实验采用了什么物系?实验目的是什么? 2、何谓双膜理论: ⑴溶质 A 由气体主体传递至两相界面,传质阻力集中在有效气膜中; ⑵在两相界面上溶解, 两相界面上传质阻力很小,小到可以忽略,即界面上气液两相处于 平衡状态,无传质阻力存在; ⑶A 由两相界面传递至液相主体, 传质阻力集中在有效液膜中。 2.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动程度, 传质速率将会如何变化? 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大 3.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为什么不能用脱吸因子法或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而必 须用图解积分或数值积分的方法进展吸收过程计算? 因为脱吸因子法和对数平均推动力法都是基于稀溶液的相平衡线为直线的假设,而对于 高浓度气体吸收, 该假设不再成立,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再适用, 必须针对相平衡曲线运用数 - -可修编- 料塔用纯溶剂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某溶质组分,进塔气体溶质浓度为0.01〔摩尔比,下同〕,混合气体的质量)P101.3*1000*36001.52m3/s由VD2u1.521.25*1/4*3.14*D2溶气体,H值,Kk。 料塔用纯溶剂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某溶质组分,进塔气体溶质浓度为0.01〔摩尔比,下同〕,混合气体的质量 )P101.3*1000*36001.52m3/s由VD2u1.521.25*1/4*3.14*D2 溶气体,H值,Kk。()A.很大,B.很小,C.很小,≈D.很大,≈LLA:很大,B:很小, 合气体含苯5%〔体积百分数〕,其余为空气。要求苯的回收率为95%。吸收塔操作压强为780mmHg,温 ( 1) 传质单元数 N ; (1 0.98) 0.06 0.0012 2 G x (y 1 L 1 - -- 值积分或图解积分的方法进展吸收过程的相关计算。 4.简要表达吸收中双膜理论的提出者及其三个根本要点。 双膜模型由惠特曼〔 Whiteman 〕于 1923 年提出,为最早提出的一种传质模型。 〔 1 分〕 惠特曼把两流体间的对流传质过程设想成图片 2-10 所示的模式,其根本要点如下: ① ①当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在气液两相间存在着稳 定的相界面,界面的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 气相一侧的称为“气膜〞,液相一侧的称为“液膜〞, 溶质 A经过两膜层的传质方式为分子扩散。 〔 2 分〕 ②在气液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 1 分〕 ③在气膜、液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

文档评论(0)

小橙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