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05-2007年减刑、假释适用情况分析.docxVIP

山东2005-2007年减刑、假释适用情况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2005-2007年减刑、假释适用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罪犯授权制度的实施 一、 山东法院适用刑罚和赔偿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山东抗罚款适用的特点如下:。 (一) 度假释适用率 2001-2007年山东法院平均每年度减刑适用率为25.38%, 平均每年度假释适用率为9.01%, 前者较后者高16.37个百分点。整体而言, 减刑适用呈缓慢上升趋势, 假释适用趋于稳定, 大致持平。 (二) 山东法院的假释适用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统计结果表明, 2005-2007年全国法院假释适用率分别为1.18%、1.29%、1.06%, 山东法院假释适用率分别为7.63%、9.62%和8.5%, 三年的年均假释适用率后较前者要高7.4个百分点, 足可见山东假释适用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减刑适用率差异。据2005-2007年的减刑适用率,现有 以青岛监狱和聊城监狱为例, 2005-2007年, 青岛监狱减刑率分别为17.5%、16.1%、17.7%, 假释率分别为18.1%、20.3%、17.6%。而押犯人数大致相同的聊城监狱, 2005-2007年的减刑适用率分别为24.2%、36.1%、30.1%, 假释适用率仅为3.2%、0.5%、0.2%;其中, 2007年3386名服刑罪犯中, 仅有7人适用假释, 且主要集中在老病残犯。 (四) 部分罪犯受减刑幅度限制时都适用了大量被动假释 调查组随机抽取了潍坊、泰安、运河监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005-2007年减刑、假释适用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 有期徒刑罪犯假释考验期平均为1年7个月, 最短的只有1个月18天, 与减刑的奖励幅度大致相当, 加之假释需要和减刑相同的分数积累, 且假释后尚存在考验期, 因此部分罪犯宁愿被减刑也不愿被假释。行刑实践中存在大量被动假释, 即如果罪犯余刑在3个月以上, 受减刑幅度限制不能办理前文所述减余刑释放的, 则对其适用假释;或在理论上折分减刑 (大于1年) 后余刑仍在3个月之内的, 也适用假释。 (五) 老病残罪犯的减刑适用比例 以济宁运河监狱为例, 2007年减刑适用率为25.42%, 假释适用率为5.93%, 属全省中等水平。其中, 老病残罪犯押犯人数为342人, 占监狱押犯总数的7.75%, 而老病残罪犯的减刑适用仅为48人, 占当年减刑人数的3.99%, 减刑适用率为14.04%;假释适用12人, 假释适用率为3.51%。 (六) 假释适用情况 调查组从全省29所监狱中抽取了15所监狱的押犯情况、不同刑期罪犯的减刑、假释适用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 2005-2007年, 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罪犯的年平均假释适用率为5.23%, 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假释适用率为10.87%, 重型犯的假释适用率较轻刑犯要低5.64个百分点。 (七) 假设再次犯罪率普遍较低,社会影响优于减少释放和减少释放剩余刑罚。参见下表 第二部分:中国刑法与监督制度之间的问题 一、 对刑罚执行的限制性规定过多 (一) 法律规定的减刑条件缺乏可操作性。“确有悔改表现”的减刑条件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主观性, 实务中执行机关最广泛使用的计分考核制度也反映了“重行为表现, 轻思想改造”的倾向。 (二) 减刑对象限制性规定过多。现行规定使得罪犯原判刑罚越短实际服刑期限相对越长, 罪犯平均实际服刑期限普遍偏长;不满五年短刑期罪犯的减刑机会和减刑比例偏少, 挫伤了该部分罪犯努力改造的积极性。 (三) 减刑标准不统一。各监狱的奖分条件、奖分方法不同, 各地减刑、假释的实际条件和标准也不统一, 不同监狱不同标准, 不同法院不同标准, 导致全国执法标准不统一。 (四) 减刑、假释制度缺乏监督考察及事后制约。现行的检察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 监督方式不科学、监督职能受限, 监督效果甚微。同时, 减刑制度缺乏事后制约力, 只能对罪犯减刑裁定前的行为予以肯定, 而不能制约其减刑后的行为, 不利于罪犯改造。 二、 索赔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 “不致再危害社会”是一个主客观综合判断标准, 是就罪犯将来违法、犯罪可能性进行预测, 对如何认定一名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考察、评定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 难以把握。 (三) 不能允许重复 累犯和五种暴力性犯罪判处十年以上徒刑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的规定不利于实现刑罚的个别化, 不符合行刑平等原则。 (四) 社区矫正规范管理的不足 社区矫正虽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但组织形式、矫正对象适用范围、执法权限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社区矫正行政管理色彩浓厚, 规范化程度不高, 带有行业或单一行政部门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中国法制奖惩体系的完善 完善减刑制度的关键在于完善徒刑罪犯的减刑和死缓犯的减刑。 一、 增设死刑缓犯减为无罪 实践中, 死缓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