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池塘生态养殖中的应用.docxVIP

新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池塘生态养殖中的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池塘生态养殖中的应用 近年来,民权县河流池塘的生态养殖收入超过3000元,比普通鱼多1500元,投资比普通鱼少,产品有害。这给当前低迷的水产业带来一线希望。下面就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新技术介绍以下, 供大家参考。 1 池塘水体及池塘内水区 面积以6 66亩~20 000平方米较为适宜, 池塘呈长方形, 东西走向, 坡比为1:3, 池底平坦, 池塘水位最深可达到2.0米, 不渗水, 保水性能好。在池塘中设置有两处浅水区, 水深分别为0.5米、0.8米。池塘进排水方便, 进排水口设置在池塘对角线上, 以利于构成循环水形式水源为无污染河水及地下水, 池塘附近无工业和生活废水水源。 2 加固薄膜材料 大闸蟹具有一定的逃逸习性, 养殖池塘四周一定要设置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一般用加厚薄膜或钙塑板等材料制作。防逃材料要埋入土中20厘米~30厘米, 高出埂面50厘米, 每隔50厘米用木桩或竹桩支撑, 拐弯处呈圆弧状, 防逃设施内留出1米~2米的堤埂, 池塘外围用聚乙烯网片包围, 网高1米, 以利防逃和检查。 3 养蟹池底、贯穿培养 秋后大闸蟹成熟收捕后, 要及时将池水排干, 铲除池底腐殖质和淤泥, 彻底曝晒池底, 翌年春季蟹种放养前一个月, 池底放水5厘米~10厘米, 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千克, 溶化后全池泼洒, 然后均匀翻耕底泥。 4 种植轮叶黑藻 成蟹池整塘、清塘、放水后, 就在小网围内种植伊乐藻, 面积占20%。蟹种放养时, 改冬放为春放 (3月中下旬前放) 。3月份在小网围外种植轮叶黑藻, 面积占40%。5月底将待轮叶黑藻长至30~40厘米高后, 拆除小网围, 将蟹种放出。水草搭配合理, 养蟹水体水草的覆盖率保持在50%~70%。各类水草均有优缺点, 为充分发挥各种水草的天然优势, 必须套种。 早春——伊乐藻, 早期覆盖率在30%左右, 夏天需割茬。 主体水草——池塘小水体:轮叶黑藻占40%~50%。大水体:金鱼藻, 40%~50%。 中后期——苦草, 占20%。 5 采用生态养殖,改变水产养殖模式 5.1 采用稀疏和混合 5.1.1 蟹苗的消毒处理 根据当地河蟹生长期的特点, 为使成蟹当年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上市规格, 应选用的长江蟹, 蟹苗规格要基本一致, 体质健壮。肢完整, 爬行活跃, 体表无附着物, 投放时间为3月20日, 规格在100~120/千克, 放养量为500只/667平方米~600只/667平方米, 最多1只/平方米, 为了保证养殖成活率, 蟹苗用池水浸泡2~3分钟后提出片刻, 再浸泡2~3分钟提出, 重复3次后用4%~5%的食盐水消毒5~10分钟后下塘。下塘时, 为避免蟹苗陷入池塘边缘的泥中, 可取一较大木板, 推至离岸边3米处, 将蟹苗轻倒在木板上, 任其自行爬入池中。 5.1.2 混合原则 凡是与主养对象 (河蟹) 产生食饵竞争或能残食主养对象的鱼类一律不混养。例如:蟹池内禁放草食性鱼类 (草鱼、团头鲂) 5.2 放养花鲢,维护生长 放养大规格花鲢:采用池塘花鲢成鱼 (0.75~1.0千克) , 作为养蟹塘鱼种, 亩放20尾, 年底达4~5千克/尾。 放养花鲢, 主食浮游动物, 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 保持一定的透明度, 防止青泥苔生长。 放养细鳞鲴:采用有机碎屑、丝状藻类, 可以净化水质。 5.3 采用以草为特征的生物修复措施保护草资源 5.3.1 围蟹育种草、围蟹种草草、用草养蟹 水草要合理搭配。 (1) 各类水草均有优缺点。为发挥各种水草的自然优势, 必须套种。 (2) 养蟹水体水草的覆盖率保持在50%左右。 5.3.2 机肥的培育 放养前15天, 每亩水面施用发酵有机肥150~200千克和磷酸二氢钙2千克 (磷肥每两周一次) , 以培育浮游生物。池水透明度保持50厘米。 5.3.3 释放螺钉 每亩蟹池投放活河螺 (红壳螺蛳) 400~500千克, 从3月份开始, 分批到5月底结束。 5.4 饵料:投料比、投料次数、水质好 河蟹不适应30℃以上的高温, 高温季节由于新陈代谢高, 河蟹摄食量多, 如饵料中蛋白质高, 容易引起营养过剩, 反而促进性细胞发育, 其成熟蜕壳提前, 造成河蟹性早熟、生长停止, 商品蟹规格小。为此, 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和数量。整个养殖季节采用“精、粗、荤”。 前期 (3~6月中) , 饵料要精, 采用饵料鱼+精饲料, 投饵量为体重的1%~3%。要求蜕壳3次。 中期 (6月中~8月) , 饵料要粗, 采用青饲料+少量精料, 投饵量为体重的5%。要求蜕壳1次。 后期 (8月底以后) , 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不低于投饵量的60%, 投饵量为体重的5%。要求蜕壳1次。 催熟经验:在第四次蜕壳前, 水温高 (立秋至处暑) , 高温季节, 要控制饵料的质量, 以植物性饵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