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教寺院经济的兴衰与社会影响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实施了佛教复兴政策,佛教迅速繁荣。据载, 开皇、仁寿年间 (581-604年) 剃度僧尼达23万, 建造寺院3792所, 抄经46藏132086卷, 整理经典3853部, 造石像106580尊, 修复旧像1508940尊 (P155)。随着佛教的复兴, 佛教寺院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 此后的整个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经济都相当活跃。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以下因素促成的。
一、 并施弘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隋唐时期, 大部分帝王都信奉佛教, 他们不仅对各个佛教寺院或僧尼大肆赏赐, 而且要求各地方官对佛教寺院进行扶持。开皇初年, 隋文帝下令向和尚昙崇所主持的寺院赠送“绢一万四千匹, 布五千端, 绵一千屯, 绫二百匹, 锦二十张, 五色上米, 前后千石” (P568)。与此同时, 皇后也施送“钱五千贯, 毡五十领……” (P568)。开皇六年 (586年) , 隋文帝向昙延和尚主持的寺院“送米二十车;未几, 帝又遗米五百石” (P4894)。开皇十三年 (593年) 12月8日, 隋文帝立疏文道:“敬施一切毁废经、像绢十二万匹;皇后施绢亦十二万匹。” (P809)在兴寺寺主不空一人名下所得代宗赏赐“绢类2280匹, 约等于1140名丁男一年的调绢。瑞锦褥十二领和绣罗幡三十二口, ‘价值千万’。就按一千万算的话, 约等于13193名丁男一年的全部赋役额。……造文殊阁赐钱三千余万。按三千万算, 约等于39587名丁男一年的赋役额……仅绢类、锦褥罗幡和银钱三项的不完全统计表明, 至少相当于58700多名丁男一年的赋役”。不空还被封为肃国公, 食邑达三千户。 (P61)其他皇帝对他的赏赐及寺中其他僧人所得赏赐均无法统计在内, 可见, 仅大兴善寺所得赏赐就远不止这些。晋王杨广给长安清禅寺“送户七十有余, 水硙及碾, 上下六具, 永充基业” (P697)。大量的赏赐不仅在政治上抬高了僧侣的地位, 也是对僧侣社会活动的极大支持。帝王们的大量赏赐使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纷纷仿效, 为了求得佛的保佑并赚得一个积德好善的好名声, 他们也慷慨解囊, 向寺院施舍大量钱财。唐太宗时期, 三阶教化度寺、福先寺每年四月初四由天下仕女施财, 所施钱绢以大车载运。由于三阶教大肆聚敛财富, 玄宗时终于下令禁绝三阶教并没收三阶院。
二、 寺院经济地位
寺产收入是寺院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在寺产当中常住田最为重要。常住田永远归寺院所有, 大部由朝廷赏赐或官吏、富人们布施捐献。如隋文帝下诏要求“于诸州名山之下, 各置僧寺一所;并赐庄田” (P809)。唐朝初年, 少林寺因帮助唐太宗平定王世充有功, 赐田40顷, 水碾1具 (P44)。唐高宗总章二年 (669年) , 大兴善寺失火, 佛殿被毁, 高宗下令重修佛殿, 并为寺院扩地20亩 (P19)。赐田与兼并, 到武则天时期, 已有人惊呼“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 (P5)在唐代均田令当中规定, 僧受田30亩, 尼20亩, 老年僧尼退田转充常住田。武宗废佛事件中, “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收奴婢为两税户者15万人” (P3558), 即是寺院广占田宅的明证。著名的寺庄有:嵩岳少林寺田碾四所;天台山国清寺, 大和中置寺庄田12顷;登州文登县赤山法华院, 庄田年得米500石;淄州长山县长白山醴泉寺, 有庄园15所;陇州大象寺, 管庄7所, 地53顷有余。
常住田大多出租, 也有一部分由僧人自己耕种。武周至玄宗时, 多数大寺院均有佃人。所以, 寺院除僧尼外, 还住着童子、沙弥、奴婢等, 从事经济生活。仅以僧尼数目来说, 小寺院有二三人, 大寺院可达300人, “大兴善寺挂籍者人数多时常达千人以上, 人数少时也不会低于三百” (P62)。如加上寺中种田和干杂役的其他各色人等, 则寺院中的人数就远不止此数。僧侣成为穿袈裟的门阀地主, 是大批荫户的占有者。为了管理好人员众多、机构庞大的佛教寺院, 武德九年 (626年) , 律宗大师道宣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对寺院经济制度进行规范。他将寺内财产分为“佛物” (供养佛的寺属财产) 、“僧物” (养众僧的僧团共有财产) 和“法物” (经、像等财产) 。僧物又分为四种常住, 占首位的“常住常住”包括田园、碾硙、车牛、仆使。在寺内干杂务的净人分为上下两等, 上等净人供给衣食, 下等的则不供给。临时雇来的客作人, 雇全日者量工作直, 中途退走者仅给食一顿, 不与作直。这是本时期佛教寺院雇用杂役的明证。道宣又撰《量处轻重仪本》, 把寺院劳动者分为三类: (1) 奴婢贱隶, 其子孙及生活资料都归入常住, 即作为僧团共有财产。 (2) “施力供给”, 即由布施主遣送或本人投附要求庇荫的劳动者, 又分终身性与非终身性两类。 (3) 部曲客女, 其个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48:“7物理控制-7.3办公室、房间和设施的安全保护”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家校共育合作策划方案大全(10篇).docx VIP
- 员工岗位晋升和薪资晋级管理办法(套头).docx VIP
- 钉钉数字化管理师试题库(二).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0:“7物理控制-7.5物理和环境威胁防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1:“7物理控制-7.6在安全区域工作”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产品分析讲课课件.pptx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2:“7物理控制-7.7清理桌面和屏幕”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doc VIP
-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配置、参数表(载货汽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