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敦煌乐舞》教学设计 (1).docxVIP

高中音乐教学:《敦煌乐舞》教学设计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敦煌乐舞》 教科书 书 名:音乐与舞蹈教材 出版社:湖南省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欣赏敦煌乐舞,感受敦煌舞蹈的动作特点与风格特点。 2.认真参与敦煌乐舞的体验,进一步感受敦煌舞蹈的动作特点与艺术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感受敦煌乐舞深厚的人文内涵。 2. 在“欣赏与体验” 、“交流与探究”活动中了解敦煌舞蹈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在“欣赏与体验” 、“交流与探究”活动中了解敦煌舞蹈的特点。 2. 在体验中感受敦煌乐舞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敦煌在历史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将西方的文化与东方的文明齐聚在了这里。 二、课程新授 敦煌舞蹈作为一种崭新的舞蹈样式,诞生于1979年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它使得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形象活灵活现地走向观众为世界所瞩目。 (一)、反弹琵琶 1、壁画中最突出的是什么位置什么造型呢? 生:反弹琵琶 琵琶有五弦和四弦之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弦没有得到传承,由波斯直接传入的四弦琵琶则延绵持续发展至今。随着西域诸国集聚大唐,我国对外来乐器的使用在此时达到了历史高峰。琵琶在莫高窟中所绘制的数量就多达700余件,各类乐伎横抱琵琶演奏的画面散落在洞窟的各个角落。 2、欣赏《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片段,思考以下问题: 师:反弹琵琶的动作特点? 生:偏头、送胯、翘臀、弄腰形成了典型的敦煌伎乐天的舞姿形象,在协调的动态舞姿中尽显舞蹈的肢体曲线美。 3、反弹琵琶的风格特点? 生:曲线美——“三道弯”舞姿的风格美。 4、你能模仿一下反弹琵琶的舞姿吗? 要注意舞蹈伎乐的内在气质,要用心去体会反弹琵琶女拨动琴弦品味余音,如痴如醉,技艺非凡的精神状态。 (二)、飞天 飞天的故乡在印度,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有飞天舞。飞天舞是敦煌艺术的名片。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夸张、巧妙的利用长长的飘带,将“飞”的速度与韵律表现的淋淋尽致。 1、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想象中飞天的形象与舞姿特点? 飞天们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她们的姿态舒展豪迈,潇洒自如。 2、欣赏飞天长绸舞视频,感受长绸舞动的特点? 生:双环、多环、大圆、变化的曲线等造型。 师:李白写过这样的诗句“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3 、体验飞天长绸舞 微波涟漪、出水蛟龙、飞墨狂舞 4、总结敦煌舞蹈的风格特点? 生:动态的S型之美 飞天的飞动感,潇洒飘逸的彩带,是浪漫主义、完美思想憧憬的升华,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艺术形象之一。 三、总结敦煌舞蹈的风格特点 1、“三道弯” 舞姿的风格美 2、动态的S型之美 四、总结敦煌乐舞风格特点的形成因素 1、同化力——佛教文化中的中国化(佛教东来兮) 自纪元以后(汉武帝时期),佛教便带着强大的文化心理攻势踏入了中国人的世界,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朗朗颂经声、鲜活造像群、五彩经变画营造出的神圣、静谧的氛围和传达出的宗教思想慢慢地沁入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世界、不断地感化着华夏生灵。 2、融合力——中外民族文化的相继融合 敦煌艺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能够将外来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本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在千百年漫长岁月中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同朝代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同时,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十分巨大的开放程度和内在的溶解力,以及强烈的文化自信力。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