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4课《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docVIP

湘科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4课《 我们的传统节日》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 我们的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的传统节日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3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 2.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3.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 难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 你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哪一天呢?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的传统节日》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设疑交流 通过设疑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活动准备 1.要了解传统节日,我们可以请教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去图书室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可多呢!大家来议一议,哪些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研究? 传统节日的由来。 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传统节日有哪些纪念意义? 2.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 传统节日是怎样过的? 传统节日的诗词有哪些 3.说一说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 春节 贴春联、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压岁钱、贴福字等 元宵节 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等 清明节 扫墓、荡秋千、射柳、踏青 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燃灯 二、活动实施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如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国家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它还与湖南省的汨罗江有关联。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什么会选在这一天呢?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把自己查阅到的主要内容及时地记录下来。 1.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据说屈原自投汩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给鱼龙吃掉,每当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汉朝建武年间,传所投之物实蛟龙所窃,于是划龙船赶走蛟龙,再用树叶包粽子并以五色丝带缚绑,这为蛟龙所惮惧,投入水中方能见效。因此,端午节人们划龙船、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此传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习俗。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2.走访调查周边的居民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菖蒲。 3.把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习俗记录下来,最好能够把这些习俗形成的原因整理出来。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产生这些习俗的原因: (1)赛龙舟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2)吃粽子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