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3《短诗五首》(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03《短诗五首》(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诗五首第2课时 阅读古今同题诗歌,初步体会古典诗歌和新诗的不同之处。月 夜杜 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表达诗人在长安的思亲之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达诗人牵挂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合作探究1.《月夜》中有哪些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月夜》中有“风”“月”“树”三种意象。  “霜风”本常给人冷寂之感,诗中却用“呼呼的”修饰,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诗中也并未描摹月光的“冷”,而是用“明明的”修饰,为夜晚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与“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并无孤独之感,反而表达出一种自强自立的意味,表现了诗人自强自立、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萧红墓畔口占》最后一句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我等待着”抒写了等待曙光涌现、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写出“等待”的漫长、痛苦,令人难以忍受。在诗人的想象中,对方保持着十分闲适平和的心态,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于是诗人“送花”“等待”的意义无形中被消解,更衬出对现实的无奈。 合作探究  3.《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第一个画面中,由“看”和“风景”构成联系,一个人在桥上看风景,此是赏者;但楼上看风景的人,又把桥上人当成风景进行欣赏。 合作探究  3.《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第二个画面中,由“装饰”建立关联,“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又和“明月”一起,成了“别人”梦的内容。 合作探究  3.《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哲理: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 合作探究4.《风雨吟》中有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风雨吟》中有风、雨、郊原和房舍等意象,象征了中国社会承受的苦难。作为年轻的“舵手”,诗人一方面因经验不足而忧惧不安,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力图关怀社会命运、做出努力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合作探究  5.如何理解《统一》中的“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在诗人笔下,“繁多”与“统一”是对立统一的,“繁多”的是个性,“统一”的是共性。“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是说,一切果实的生长过程与目的是一样的。由此看来,“所有树木”也都有相同的经历,因此“无非一棵”。诗人意在说明大地上的万物虽然繁多,但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共性,都归于“统一”。 写法探究  1.《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对比手法有哪几个层面的体现?  “六小时”的“长途”与“放”花短促的举动形成对比,诗人“等待”与对方“卧听”形成对比,在这一长一短、一重一轻的对比中,透露出诗人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以及因好友逝去而感到的孤独寂寞。 写法探究2.对比阅读五首短诗,说说新诗“新”在哪些方面。  (1)形式新。与旧体诗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还是遵循一定的韵律。  (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  (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 写法探究 3.该时期新诗具有“新中有旧”的特点,请结合前两首诗进行分析。  《月夜》从题目到诗中出现的意象,如“霜”“风”“月”“树”等,都是古诗中的传统意象。从形式上看,诗一共四行,前两行为七字句,后两行略有变化,但相对来说整体形式依然较为整齐。从风格上看,诗歌使用的是传统咏物寄怀的手法。因此,从这首诗能看到旧体诗的影子。 写法探究 3.该时期新诗具有“新中有旧”的特点,请结合前两首诗进行分析。 《萧红墓畔口占》结构较为规整,面貌与绝句相近。从内容上看,古人作绝句很讲究第三行所起的转折作用。这首诗的第三句与“平直叙起”的第一、二句不同,从内容上看,和第四句合起来,具有明显的转折。   《月夜》中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表现了“五四运动”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通过写诗人走了六小时去祭奠亡友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悼念。   《断章》中诗人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人、桥、楼、明月、窗子、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