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实验种群的种群动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寿螺实验种群的种群动态 福寿螺(lam)也被称为大螺旋蜗牛和苹果蜗牛,发生在美国亚马森河流域。这是两类淡水软体动物。它具有丰富的食物和高量。主要主人包括水稻、蛋黄酱、空心蔬菜、浮草等水生植物和靠近水面的甘薯等干旱植物。卵孵化后不久即开始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丁建清和解焱,1996;林伟群和周锡跃,2005)。福寿螺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国内外学者已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福寿螺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发育和繁殖规律、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胡自强和胡运谨,1991;傅先元和王洪全,2000;周卫川等,2003;Ozawa et al, 1988;Estebenet Cazzaniga,1992;Haiwart,1994);其中,李承龄(1995)分析了成螺密度、性比和螺重对繁殖的影响;傅先源等(1999)对光照时间、CaO浓度和底质对福寿螺生长、繁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冯伟明(1994)对广州地区福寿螺的繁殖规律如世代历期、产卵与孵化等作了报道;王智(2003)对福寿螺产卵习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上述研究为了解福寿螺的繁殖特性,探明其种群的增长动态奠定了基础。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年龄、生育阶段等序列,系统记录种群的死亡及其原因、存活及生殖的规范化表格,可用于种群参数的获取、种群数量的模拟预测以及评价各种管理措施控制种群数量的效果等,广泛应用于昆虫种群生态学研究(赵志模和周新远,1984)。一些学者已将生命表技术用于水稻、果树、蔬菜和园林等不同植物的各类害虫测报以及生态与防治研究等方面(庞雄飞等,1992;庄会德和孙强,2009);但对福寿螺种群动态研究的应用研究却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对福寿螺生殖过程进行观察,组建其实验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并计算相关的种群动态参数,以期为福寿螺种群发展趋势的预测及有效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相关性福寿螺实验 2007年9月上旬,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附近福寿螺分布较为密集的农田、沟渠边,随机采集性成熟但未进行交配的第2代成螺进行实验。 1.1 繁殖螺、水花生、叶浮红螺、浮花等、花生等人工螺卵粒制备和产卵测量 试验采用深圳市捷胜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工气候箱(RXZ-500D)。设置温度保持在白天30℃、夜晚28℃,相对湿度为70%~80%;在气候箱内放置4个规格为75 cm× 55 cm ×45 cm的塑料箱,注入清水,水深保持在20~25cm。在每个水箱各放入均重接近(20~25 g)、雌雄比为1∶0.63的成螺20只,投以水花生、菜叶和浮萍等作为饵料,每1~2d换水1次(董朝莉,2006)。 记录产卵日期、产卵时间和卵块数。待卵产出后卵块的胶状物刚凝固时,用小铲刀轻轻地从池壁上剥下,用扭力天平和游标卡尺先测量卵块的鲜重及长、短径,然后小心地将卵粒逐一分开,并计数。产卵后的翌日上午,将收集的卵块放置在竹片上,架在盛有15 cm水深的特制塑料盒(35 cm×20 cm×15 cm)上培养,观察幼螺孵化情况,计算孵化率。 1.2 福寿螺生命表的构建 根据庞雄飞和梁广文(1995)方法,利用公式计算种群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世代平均历期(T)、净增长率(R0)和种群加倍时间(t)等生命表参数,以便组建福寿螺实验种群的生命表。 R0=∑LxMx T=∑xLxMx/∑LxMx rm=lnR0/T λ=erm t=ln 2/rm 式中:Lx是年龄特征存活率,表示任何个体在x期间得以存活的概率;Mx表示福寿螺在x期间内平均每雌产雌数,性比则根据实际观察统计的结果,按雌雄性比3∶5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寿螺鲜重与卵粒数相关性分析 观测结果显示,福寿螺在交配受精后3~5 d开始陆续产卵。经过1次交配,雌螺连续产卵多达12次,每次产卵停止后,经重新交配,3~5 d后雌螺又开始产卵,总历时达118 d。单只雌螺产卵的鲜重在(0.0629±0.0092)~(0.3610± 0.0210) g,每个卵块的卵粒数各不相同。经统计分析后发现,福寿螺卵块的鲜重(x)与卵粒数(y)呈正相关关系,即卵块的鲜重越大,所含有的卵粒数越多(图1),用回归方程表示为:y=102.7078x-0.4660 (R2=0.9709,P0.01)。对该方程的配合性和回归系数分别作F检验和t值检验,结果表明,福寿螺的鲜重与卵粒数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为方便起见,在实际调查中只需对福寿螺的卵量进行称重,即可通过上述方程估算出福寿螺的卵粒数。 2.2 福寿螺存活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寿螺的存活率(Lx)呈波动性变化,但各时段内的特征存活率变异并不明显(图2)。螺在初期的死亡数相对较高,从而使得存活率相应较低。在产卵后的第41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