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餐制看《红楼梦》中荣国府的饮食制度.docxVIP

从两餐制看《红楼梦》中荣国府的饮食制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两餐制看《红楼梦》中荣国府的饮食制度 在阅读《石头记》的方法中,太平休闲者说:“书中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它总是开着。人们想笑,但街上只有它。”。”又在《红楼梦》第52回中夹批:“吃饭乃是书中要义”。5尾批家这样说,固然有些八股文的陈腐气息,但能看到《红楼梦》对吃饭非常重视——吃饭在书中所占的篇幅,即使不是绝后的,至少也是空前的——可谓具眼! 一 “两餐”的缘起和发展 《红楼梦》中的吃饭(本文只考察日常吃饭,宴席另论),准确地说是荣国府中的日常饮食制度,和平民百姓的大不相同。按周汝昌的观点,“《红楼梦》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小说,即在于它的写实自传体例之独特性上”。22它对吃饭的描写细致入微,真实体贴。荣国府实行的是固定不变的一日两餐制:早饭和晚饭,根本没有午饭!第58回,皇上的一位老太妃薨了: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已毕,方退至下处歇息,用过早饭,略下片刻,复入朝侍中晚二祭,方出至下处歇息。用过晚饭方回家。 就是说,因为要参加典礼,贾母等早晨四五点钟就从家里出发,到就近的一个落脚点,早饭和晚饭都是在这里吃的。一日两餐,古时并不少见。《孟子·滕文公上》云:“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赵岐注:“朝曰饔,夕曰飧。”215可见两餐制源远流长。但红楼梦中的两餐制,实源于对满清皇宫饮食习俗的步趋、效仿。乾隆26(公元1761)年纂成的《国朝宫史》,对康、雍、乾朝的皇宫制度,多有较详实记载。该书第5卷“典礼”之“礼仪(上)”有“常日视事仪”,对皇帝的一天生活有记录,其中说:“辰刻(8点左右)进膳”;“每日未刻(14点左右)进晚膳”。65朱子彦在《后宫制度研究》一书中引用《清代皇帝怎样用膳》一文云:通常每日分早晚两顿正餐。早餐一般在卯正一刻(壁按:6点15),但有推迟至辰正(8点整),晚餐在午正一刻(12点15),或推迟到未正(14点整)。267这和《国朝宫史》的规定相合;但晚清时的皇宫两膳,时间较此又略晚些。 《清稗类钞·饮食类·圣祖一日二餐》中,康熙皇帝在张鹏翮祈雨奏疏后批云:“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6256钱泳在《康熙六巡江浙》中说:康熙38(1699)年,第三次南巡: 上问云:“吴人每日必五餐,得毋以口腹累人乎?”两江总督张鹏翮奏云:“此习俗使然。”上笑云:“此事恐尔等亦未能劝化也。”15 可以看出这位满洲皇帝,深以吴人一日五餐为奇,其实苏州人是一日三餐,加上半晌两次吃点心,在两餐制的皇帝眼里,就成了五餐!康熙一再对汉人的三餐或五餐制予以讥谈,透露出满洲文化与汉族文化间跃动的张力,也显示出满族南下后,所持的战胜者特有的倨傲。就历史而言,它是传统的南北文化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上,满族入关后,其上层深惧部族会被人口众多、文化又较先进的汉族同化。所以,一再不遗余力地强化其民族身份。满清皇帝,始终一贯坚持两餐制,固然与其部族风习有关,同时也是坚守、显明其民族身份(national identity)的策略之一。既然皇帝身体力行两餐制,那么作为旗人的钟鸣鼎食之家自然要亦步亦趋地效法了。 二 荣国府的进餐时间 溥仪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红楼梦里的排场,犹如宫里的排场的缩影”。48这一论断出于自小在紫禁城中长大的中国末代皇帝之口,颇具权威性。关于吃饭,溥仪是这样说的:“耗费人力财力物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时间——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戒备下毒而设的。”又在“早膳”下加注:“宫中只吃两餐:‘早膳’即午饭。早晨或午后有时也吃一顿点心。”49-50宣统12年11月27日(公元1921年1月5日):“八时上课,同浦杰、毓崇共读论语、周礼、礼记、唐诗,听陈师讲通鉴辑览。九时半餐毕。复读左传、谷梁传,听朱师讲大学衍义及写仿、对对联。至十一时功课毕,请安四宫……至四时餐。”66 两餐制在清代并不罕见,它和满洲的生活习惯有关,和汉族当时已经稳定下来的一日三餐有微妙的区别。《清稗类钞·饮食类·日食之次数》: 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日食二次者,朝餐约在十时前后,晚餐则在六时前后。朝餐多肉类,晚餐较淡泊。而早间起床后及朝晚餐之中,亦进点心,多用饼面及茶。6239 大致与荣国府的两餐制相合。但荣国府的进餐时间,与宫中又有差异。第14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代理宁国府,规定:“卯正二刻(6点半)我来点卯,巳正(10点)吃早饭。”第6回,周瑞家的领刘姥姥在凤姐房内等着,刘姥姥坐在炕上,“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了一跳,展眼接着又是八九下,方欲问时,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