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VIP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古诗词诵读2《李凭箜篌引》

课型

新授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诵读并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了解李贺诗歌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提高诗歌鉴赏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运用正确的方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古典诗歌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韵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语言神奇的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诗歌夸张、想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因避父讳(、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二)解题??

李凭是弟子,也是著名的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三)箜篌

从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四)引

曲调的部分。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五)注音

教(jiāo)神妪(yù)瘦蛟(jiāo)露(lù)脚倚桂树(yǐ)

(六)填出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李凭箜篌引侧面烘托音乐效果李凭出场情景第

(七)情景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形象地表现音乐声音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为描写音乐,《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琵琶行并序》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凭箜篌引》中表明乐器构造精良与演奏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侧面表现乐声的感染力,并且交代了演奏者和演奏地点。

6.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梦境中李凭将弹奏技艺教给神仙,乐声感物至深,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三、合作学习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从什么角度写“箜篌”的声音?分别表现出“箜篌”声音的什么特点?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3.诗人在篇末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蛟,有何妙处?

4.举例说明本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四、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的彰显。较之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