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探马赤军的几个问题
在土地恢复方面,蒙古部落统治的重要代理人是数千个家庭。伟大的波斯历史学家拉施德哀丁在十四世纪初曾写到,探马赤军是一支特殊的军事力量,他们是从全部蒙古部队中精选出来的千户,然后把他们送到被征服地区去保卫并控制这些地区,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扩大蒙古的势力及其影响。这位波斯历史学家所例举的有关探马赤军的例子中最突出的是绰儿马罕·豁儿赤以及后来他的儿子伊儿所统率的部队。其他探马赤军建立在朝鲜、西藏、阿塞拜疆,基普恰克草原以及下面要谈到的中国。在每个已知的例子里,探马赤军好象是建立在蒙古人统治区的外围边界上——一般是游牧地区和定居地区的交界地,这一事实非常符合探马赤军这个词的来历。我们所说的探马赤军当然是支帮的“王室”成员。
探马,正象上面指出的,几乎存在于蒙古帝国的各个部分,但是,文献记载中最好的例子是中国的探马赤军。虽然一二一五年蒙古征服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并控制了毗邻地区(一二一五年金的世都——中都落入蒙古人手里),但是探马万户却是在一二一七年或一二一八年创建的。当时,为了确保已征服的中国地区的安全,万户木华黎被授权统率五部——弦去刺、亦气烈思、忙兀惕、兀鲁兀惕和札刺儿的军队,后者属于他自己的家族。探马赤军的核心与蒙古皇家成员外围的各个地方组织有联系。
在这些探马赤军中,突出的是天德汪古部。蒙古探马赤军的主要防御力量建立在他的领土上,木华黎本人的司令部就设在那儿。仅次子注古部的是各种各样的契丹组织,这些组织大都以前金北京路为中心,并由契丹将领吾也儿统率。还有另一个契丹人耶律秃花控制的所谓汉军,此外汉军与契丹军中的许多将领都有自己的地方军队(和百姓),而这些地方军队却不同于那些分派到探马赤军以及地方联盟中组成千户的军队。这样在许多方面,在外千户之外存在一个在外千户。例如,山东军阀严实是十三世纪廿年代汉军中唯一的千户,但他控制的地方军队要比千户多得多。这些地方势力与探马赤军有联系,并通过探马赤军从总体上与蒙古帝国有联系。
从结构上看,中国探马赤军分成两级。主要的部落防御力量,即从弘吉剌、亦乞烈(思),忙兀鲁和札剌儿各千户中抽调出的军事力量,占据中蒙边界地带以及与满洲毗邻的地区。至于驻扎在被征服区内的各个战略要地的主要防御力量的先锋则是一个小分队,他们的任务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直接支持地方部队,在发生重大危险事件时提醒主力军队注意。除此之外,是一些大部驻防在自己家乡的真正千户。他们的任务是为自身及其蒙古君王们守卫并控制被征服地区。从作为主要防御力量的游牧千户到内部各个地方组织,探马赤军的每个部分都是一个自治、自给的统一体。在蒙古统治中国期间,千户是有效的组织单位。领导一切的是作为形成草原探马核心的中国支邦的首脑,他是被征服地区的可汗总督。他的司令部成了一个集蒙古、中国礼仪为一体的小型宫庭。
蒙古统治中国期间,首先是向被征服地区选派全权大臣达鲁花赤作为总督、总兵,接着建立由特使必暗赤以及其他官员控制的税收组织,最后,派特别兀鲁思行政管理者,大罕花赤(yekejarcuci)去负责周围地区的行政管理。建立在前金的首都——中都的这种行政机构是由大罕花赤以及包括必暗赤在内的各种有关官员负责的。
虽然大罕花赤代替探马统帅当上征服地区的主要帝国总督,但是,探马赤军仍然是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的真正基石。实际上,在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探马制度具有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蒙古帝国时期。忽必烈趁他哥哥蒙哥汗意外之死,攫取了蒙古在中国内部及周围领土的统治权。他继承了蒙古政府的两个不同传统。一方面,忽必烈接受了帝国的集权机构,该机构是以中都为中心,由达鲁花赤、必暗赤建立的。另一方面,忽必烈也继承了蒙古在中国的探马组织。由于探马是以部落为基础;而且在挫败草原敌手的战斗中发挥了它的潜在作用,所以这一组织结构对他本人和他的统治都非常重要。
忽必烈之对于蒙古存在于中国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统治制度的双重继承,表现在他的政治结构的许多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统治的中国部分上建立了元朝中央管理的双重组织。从唐朝起,中国就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在这里,军队需要严格服从政府的统率。然而,在蒙古统治下的中国,政权则是分为两个独立的、相互平等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是以中书省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执行委员会”——蒙古帝国旧中都那套联合管理系统的直接发展。中书省下设路、府、洲和县这些地方行政单位20。另一方面是在枢密院基础上建立的军事控制系统,“军事委员会”。这一机构有一个与中书省下设的行政机构相平行的高度发展的军事系统。枢密院真正控制着帝国的所有军队,也控制着一切军事占领地以及不断发生事件的地区——包括位于省界之内的领土。此外,军事制度决不从属于行政机构。在元代,兵部作为中央行政组织六部之一21,(元代的中书省),比一个额外组织稍大一点,这一额外组织具有与宫庭形成对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