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
1、大气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___B_____。
A.二氧化B.臭氧
C.氧气D.氮气
2、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___D_。
A.臭氧B.氮气
C.氧气D.二氧化碳
3、在大气成分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是___D_____。
A.氧气B.水汽
C.臭氧D.二氧化碳
4、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___C_____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
A.氮气B.氧气
C.水汽D.二氧化碳
5、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_C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6、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____B____。
A.缓慢递减B.迅速递减
C.缓慢递增D.迅速递增
7、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_____A_。
A.暖湿空气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D.干冷空气
8、目前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通常提到的污染物种类有_____A___。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
C.氮气D.臭氧
9、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可以充当____C____。
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B.催化剂,不利于水汽凝结
C.凝结核,有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D.催化剂,有利于水汽凝结
10、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__D_____。
A.酸雨和粉尘B.氮氧化物和粉尘
C.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D.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11、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C_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12、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_B______。
Ⅰ.氧气;Ⅱ.氮气;Ⅲ.臭氧;Ⅳ.二氧化碳;Ⅴ.氢气;Ⅵ.水汽。
A.Ⅰ,Ⅲ,Ⅳ,ⅥB.Ⅳ,Ⅵ
C.Ⅱ,Ⅲ,Ⅴ,ⅥD.Ⅱ,Ⅳ,Ⅴ
13、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低出现在___D_____。
A.赤道低纬地区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
14???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高出现在__A______。
A.赤道低纬地区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
15、地球大气最低层称为对流层,其平均厚度约为____B____。
A.1~2kmB.10~12km
C.6~8kmD.17~18km
16、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B____。
A.对流层、等温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热层
D.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17、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厚出现在___B_____。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8、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______D__。
A.1℃/100mB.1.25℃/100m
C.0.5℃/100mD.0.65℃/100m
19、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薄出现在:___C_____
A.春季B.夏季
C.冬季D.秋季
20、对流层具有的特点之一是____B____。
A.空气不易产生对流运动
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C.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气象要素水平分布均匀
21、____C____等压面最能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
A.850hPaB.300hPa
C.500hPaD.700hPa
22、自由大气的起始高度大约为____D____。
A.7~8kmB.5~6km
C.3~4kmD.1~1.5km
23、在对流层中通常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____A____。
A.降低B.升高
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24、对流层可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层,摩擦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B____。
A.7~8kmB.1~1.5km
C.3~4kmD.5~6km
25、根据对流层中___D____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个层次。
A.气温B.气压
C.湿度D.大气运动
26、云、雾、雨、雪等大气中的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都在__C______。
A.热层B.平流层
C.对流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ocx
-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体检表【模板】.docx
- 中小学平安校园解决方案.docx
- 铁路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 形势与政策(国内外形势分析).doc
- 学校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1篇).docx
-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最新).doc
- 高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docx
- 体检项目知情同意书.docx
- 分销渠道策略.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