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出土双人首蛇身俑研究——兼论武威西夏二号墓中的双龙首木板画.docVIP

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出土双人首蛇身俑研究——兼论武威西夏二号墓中的双龙首木板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出土双人首蛇身俑研究——兼论武威西夏二号墓中的双龙首木板画

一、隋炀帝墓出土双人首蛇身俑非“伏羲女娲”

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江苏扬州市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是中国近年来重大考古成果之一。该墓葬主要由隋炀帝墓与萧皇后墓两座砖室墓构成,在萧皇后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双人首蛇身陶俑(图1),曾一度受到学界和大众媒体的普遍关注。束家平等学者在2014年首次公布了此件陶俑的出土情况,并介绍了同类陶俑的墓葬分布特点。[1]同时期的大众媒体则多将此件陶俑释作“伏羲女娲”。可以说,时至目前学界关于此件陶俑的名称问题尚未落实或取得统一认识,对其性质、功用及历史演变亦未进行详尽探究。以上问题的厘清,不仅有助于解决隋炀帝墓随葬品的定名等相关问题,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界对古代中国丧葬礼俗与社会历史的认识。

双人首蛇身俑在古代墓葬中时有出土,目前所知,最早出现此类冥器的墓葬是北齐武平四年(573)的临淄崔博墓[2],最晚者当是广东海康元墓,其他则主要集中在唐、五代、宋时期的墓葬之中,主要包括:山西长治宋家庄唐范澄墓、河北清和丘家那唐孙建墓、辽宁朝阳唐左才墓、河北文安唐董满墓、河南安阳唐杨偘墓、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山西长治北郊唐崔拿墓、山西长治唐冯廓墓、湖南长沙牛角塘唐墓、湖北武汉石碑岭唐墓、辽宁朝阳黄河路唐墓、山西太原金胜村3号墓、天津军粮城刘家台子唐墓、河北献县唐墓、河南巩义孝西村唐墓、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江苏邗江五代墓、福建福州五代刘华墓、福建漳浦五代墓、四川邛崃宋墓、四川蒲江五星镇宋墓、四川广汉雒城镇宋墓、四川成都宋张确夫妇合葬墓、江西进贤宋吴助墓、湖北罗田宋墓、四川绵阳宋墓。①以上考古报告分别参见: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文物》1989年第6期,第58-65页;辛明伟、李振奇《河北清丘家那唐墓》,《文物》1990年第7期,第47-54页;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辽宁朝阳唐左才墓》,《文物资料丛刊》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4-105页;廊坊市文物管理所、文安县文物管理所《河北文安麻各庄唐墓》,《文物》1994年第1期,第87-92页;杨宝顺、王清晨《唐杨偘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6期,第130-131页;李振高、辛明伟《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文物》1993年第6期,第28-33页;王进先《山西长治市北郊唐崔拿墓》,《文物》1987年第8期,第43页;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文物》1989年第6期,第52-54页;何介钧、文道义《湖南长沙牛角塘唐墓》,《考古》1964年第12期,第633页;武汉市文物管理处《武昌石碑岭唐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2期,第40-44页;李新全、于俊玉《辽宁朝阳市黄河路唐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8期,第61-66页;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金胜村三号唐墓》,《考古》1960年第1期,第37-39页;云希正《天津军粮城发现的唐代墓葬》,《考古》1963年第3期,第148页;王敏之、高良谟、张长虹《河北献县唐墓清理简报》,《文物》1990年第5期,第28-32页;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巩义市孝西村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第37-45页;沈振中《山西长治唐王休泰墓》,《考古》1965年第8期,第391-392页;任锡光《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清理简报》,《考古》1958年第5期,第24页;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清理简报》,《文物》1980年第8期,第43页;福建省博物馆《五代闽国刘华墓发掘报告》,《文物》1975年第1期,第64-67页;王文径《漳浦县湖西会族乡五代墓》,《福建文博》1988年第1期,第29-30页;邛崃县文管所《邛崃县发现一座北宋墓》,《成都文物》1987年第4期,第61-62页;陈显双、廖启清《四川蒲江五星镇宋墓清理记》,《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3期,第37-47页;翁善良、罗伟光《四川广汉县雒城宋墓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第2期,第124-128页;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成都东郊北宋张确夫妇墓》,《文物》1990年第3期,第2-10页;彭适凡、唐昌朴《江西发现几座北宋纪念墓》,《文物》1980年第5期,第30页;罗田县文管所《罗田县汪家桥宋墓发掘记》,《江汉考古》1985年第2期,第39-40页;何志国《四川绵阳杨家宋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第69-72页。此类冥器的形象一般是两人首共一蛇身或龙身,蛇(龙)身平卧,人首一般为男性,有的为一男一女。江苏江阴北宋孙四娘子墓所出者略显特殊,系双蛇头共一蛇身。

20世纪50年代,蒋缵初先生最早考察了南唐二陵出土的双人首蛇身俑,认为其形象很可能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