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隋朝的财富之谜及速亡真相
隋朝灭亡缘于暴政,缘于不节制的大兴土木和对外战争。然而,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王朝,隋朝的统治者为何如此缺乏政治智慧?有人说,凡经历百年纷乱而建立起的统一王朝大多短命或多乱,战国后的秦朝、三国后的晋朝、南北朝后的隋朝莫不如此,难道真有这样的历史“潜规律”?
财富之谜
公元581年2月,9岁的北周静帝宇文衍下诏把皇位“禅让”给他的丞相、陕西华阴人杨坚,杨坚改国号为隋,建年号开皇。史载,这一天长安城上空有祥云升起。
7年后,隋朝大军南征灭掉了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杨坚是个“马上皇帝”,为统一天下,他取北周、灭北齐,战突厥、吐谷浑,南征陈朝,几乎年年打仗,加上对各种势力时而拉拢、和亲,对部下赏赐,样样都花钱。战乱对经济破坏很严重,按理说杨坚是个“穷皇帝”,日子能揭开锅己经算不错了。
但是,隋朝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年),距灭掉南陈也就三四年光景,杨坚便接到户部报告说“府库皆满”,收上来的东西多得都没处放了,这让杨坚自己都觉得奇怪:“朝廷实行的是薄赋政策,近年来又不断大赐将相,怎么还有这么多钱?”
这不是户部官员哄领导开心,隋朝建国初始财政收入就十分惊人,朝廷府库中积聚了庞大的粟帛,确实没地方存放了。杨坚于是下令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仓库,著名的有兴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每个仓库存储粮食都在百万石以上。但这些还不够用,杨坚在位末期,又出现了“府藏皆满,无所容”,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登基时,全国的官仓储备足够国家50年支用,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达到的经济奇迹。隋朝灭亡20年后的唐贞观十一年,大臣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报告:“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过了20年了还在吃隋朝的粮食?这不是夸张,近代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一点。1969年,洛阳发现了隋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平方米,探出259个粮窖,仅其中1个粮窖里就有炭化的谷子50万斤。
经历长期战乱而建立的王朝初始阶段大多拮据,汉初经济一片萧条,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一样的4匹马,有的大臣只得乘牛车。对照一下,隋朝的经济成就可谓异军突起,所以元代经济学家马端临指出“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美籍汉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也说:“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中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帝国时期。”
问题是,如此巨大的财富究竟从哪里来的?
国富民穷
隋朝的巨大财富,简单地说是来自于改革。
隋朝建立时,摆在杨坚面前的也是个烂摊子: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口减少,财政困难。为巩固统治,杨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在土地政策上,隋朝推出了著名的均田制,打破了南北朝以来士族豪强不断兼并土地的局面,规定年满18岁的丁男每人受露田80亩,妇人40亩,就连奴婢都依丁男受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赋役政策上,隋朝延续了北朝的租调力役制度,规定年满18岁的成丁才开始纳租调、服徭役,一夫一妻每年纳租粟3石、绢1匹、绵3两或布6丈、麻3斤,单丁和奴婢减半。此外,成丁男子每年服徭役1个月,后改为自21岁起每年服役20天。
正如杨坚本人所认为的那样,隋朝实行的是一种薄税制,单从政策来看,民众的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休养生息。不过,为了保证国家的税收,隋朝还推出了许多配套措施,重点是整顿人户、清查户口,在这方面突出的是“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两项政策。
南北朝以来各地隐瞒人口或“诈老诈小”现象十分突出,造成纳税人口大量减少。为防止舞弊,隋朝在清查户籍时建立了人口档案,那时没有照像技术,没办法在档案上贴像片,就把每个人的长相用文字描述下来,记述其体貌特征,防止谎报年龄,这就是“大索貌阅”。
有些税赋是按户收取的,为了逃税民间出现了“民多荫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怪现象,隋朝推出一项政策,规定每年正月五日由各地的县令派人到乡村,以300家至500家组为一
团,依据每家资产情况确定户数和纳税标准,写成簿籍,这就是“输籍定样”,防止逃税和地方官员暗中做手脚。
隋初辖区内仅359万户,加上灭陈后增加的50万户,全国总户数不过400万户多一点。到隋大业二年(606年),全国总户数已增加到897万户,10多年增加了一倍多,总人口数更是超过了4600万。这当然得宜于国家统一、社会逐步稳定的大环境,但这种超反常的增长更多是户籍改革带来的。
纳税标准虽有所降低,但纳税人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自然也有了快速增长,社会所实际承担的税赋总额没有减少。正常的税赋之外,隋朝还推出了所谓义仓制度,规定农户平均每年要向“义仓”缴粮0.7石,相当于税收之外的“乱收费”,国家粮食储备大幅增加,百姓的负担却进一步加重。
对于隋朝的巨大财富,认为来自于发展经济、休养生息,至多对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境内医疗器械变更注册申报资料电子目录(参考) .pdf VIP
- 结核分枝杆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x
- 中纤板电器基础详解.ppt VIP
- 社交礼仪——饮茶礼仪(课件-PPT).pptx VIP
- 基础护理学说课-姜丽.ppt VIP
- 河南诗词大赛题库及答案2024.doc VIP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附最新案例】(77页).pptx VIP
- NB/T 35054-2015_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pdf
- (完整版)无菌医疗器械耗材生产企业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