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2).doc

高中: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雅西高速公路被称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逆天工程”,全长大约240千米,其中桥梁和隧道占比很高,几乎“脚不沾地”,是目前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读雅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景观图(图B2-3-1),完成1~2题。

图B2-3-1

1.过去山区兴建公路多呈“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 (C)

A.降低工程造价 B.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C.降低道路的坡度 D.连接更多的聚落

2.雅西高速公路桥隧比较高的优点有 (A)

①缩短里程②提高通行速度③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④减少建设费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兴建呈“之”字形可以降低道路修建坡度,提高行车安全,C正确;公路兴建为“之”字形,公路长度增加,工程造价不一定降低,对植被的破坏更严重,A、B错;连接更多的聚落不是主要目的,且如果为了连接更多的聚落,公路建设不一定呈“之”字形,D错。第2题,雅西高速公路桥隧比较高,增加了建设费用,④错;雅西高速公路所经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建设隧道和桥梁可以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①②③正确。故选A。

交通扶贫是突破富民兴业瓶颈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国某地区初步构建了“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图B2-3-2示意某地区公路网(局部),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有隧道比选方案。据此完成3~4题。

图B2-3-2

3.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镇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

A.利于居民出行 B.降低施工难度 C.减缓道路坡度 D.绕开山地地形

4.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 (A)

A.地形坡度过大 B.资金预算有限 C.施工技术不足 D.公路运量太小

[解析]第3题,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镇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利于居民出行,A正确。都是位于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没有绕开山地地形,没有降低施工难度和坡度,B、C、D错误。第4题,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可以降低坡度,主要原因是地形坡度过大,A正确。“之”字形施工方案线路更长,投资更大,且需要技术支持,B、C错误。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与运量无关,D错误。

读图B2-3-3,完成5~6题。

图B2-3-3

5.图示地区地势 (A)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6.该地区村落分布的特点是 (D)

A.位于灌渠周围 B.位于河口 C.位于河流交汇处 D.位于河流沿岸

[解析]第5题,水向低处流,村落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根据图示地区河流的流向及村落位置可知,河流干流向东流,该地的地势是西高东低,A对。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村落分布的特点是位于河流沿岸,D对。村落没有分布在灌渠周围,A错。图示不能体现河口、河流交汇处有村落分布,B、C错。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