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月是故乡明——旅美宁波籍女作家应文婵的创作
毛海莹
【摘要】旅美宁波籍女作家应文婵以其独特的散文、小说、诗文等作品在海外华
文文学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文章就应文婵的创作按作品体裁作一整体观照,
从而论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7)003
【总页数】7页(P18-24)
【关键词】应文婵;散文;小说;诗文
【作者】毛海莹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宁波籍旅美作家应文婵女士,笔名映芝,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明北乡方桥
头应家(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河姆渡镇),距当年慈西大镇“丈亭镇”仅一里多路。
应氏家族为浙东望族,祖上为药业钜子,亦一书香门第。应文婵为应家禄房华官公
之独生女,不幸华官公在爱女4岁时去世,应文婵12岁时随寡母陈氏赴上海,入
上海民立女子中学,随后进入复旦大学深造,毕业后与世界书局创办人沈知方先生
之子沈志明君结婚。1936年,应文婵与夫君于上海四马路共同创设启明书局,另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设分局于各大城市。启明书局出版新文艺丛书、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及袖珍本英汉词
典等,对当时的文化界、出版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应文婵随夫迁台,并在台先后创办文华造纸厂、开设启
明书局。在目睹并亲历台湾当局的“白色恐怖”后,于1959年底借机赴美国探亲
考察,随即在美西华盛顿大学修习图书管理学;学成后于1966年任职于斯坦福大
学胡佛研究院东亚图书馆的中文资料部,历经十载,工作可谓尽心尽职,至1976
年退休时应文婵以其出色的工作业绩获得同行、读者的交口称赞。1987年4月,
应文婵因患转移性肝癌不幸逝世,享年76岁,与先夫沈志明君同葬于美国加州帕
洛阿图市郊区。
应文婵性好恬静而富有创作才华,童年时常手不释卷,及长,便爱好写作发表,特
别是退休后笔耕不辍。生前所发表之作品曾刊载于香港、台湾、美国地区之杂志及
报纸副刊,颇受读者、编者的喜爱与赞赏。历年著作计有诗集《闲吟集》,散文集
《闲笔集》、《书斋志异》,小说散文合集《月未圆》,短篇小说集《巧遇》,以
及最后遗作小说集《金山得宝记》等,行销于国内外。其作品风格倾向于对心理与
情感的描写,题材有记述海外中国家庭的生活,对美国人文政治等的感言,对中国
古代历史文学的追思以及由此生发的一些感想等等;行文中更常透露出她对祖国的
热爱和对山明水秀的故乡——宁波的怀乡之情。作为当代海外华文女作家之一的
应文婵,其作品体裁多样,有散文、小说、诗词、论文等,且笔法细腻、见解独到,
因此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北美华文文
坛上应文婵是可以和聂华苓、於梨华等相媲美的华文女作家。本文试就应文婵的创
作按其作品体裁作一综述。
一、散文创作
在应文婵的作品中共有九十余篇散文,按内容可分为抒怀、纪事、政治、纪游、历
史等几大类。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一)抒怀散文
代表作品有《抒怀曲》、《昙花记》、《谈情》、《春窗闲话》、《秋月思乡情绵
绵》、《花开花落》等。文中既有应文婵对自然景观、人情冷暖的感悟,又有她对
事物轮回、人性现象的剖析,更有她思乡爱乡情结的自然流露。
《抒怀曲》里作者以优美诗情的语言描写了风、星星、雾、雪、海等自然景观,其
中在写“旭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