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镜像理论关照下的小说《青蛇》解读.docVIP

拉康镜像理论关照下的小说《青蛇》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康镜像理论关照下的小说《青蛇》解读

雅克?拉康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其镜像理论揭示的是主体对镜像的认同是一种自我的误认,“人异化的悲剧”就是拉康对此的总结。然而主体与镜像之间并非一味地认同与服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主体自我建构、自我审视与自我重构的动力。

李碧华的《青蛇》改编自民间传说《白蛇传》,小说以青蛇为第一视角,将白蛇与许仙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重构为青蛇、白蛇和许仙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颠覆了世人的传统认知。青蛇的自我意识正是在这种颠覆之中萌发,并且印证了拉康镜像理论中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镜像虚幻的自我建构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发生在婴儿时期,因为此阶段婴儿尚不能灵活运用四肢,对身体的经验感知也是碎片的。所以当他们被父母抱着出现在镜子面前时,镜子中出现了完整的“人”,且他们能够通过动作区分自己与父母。此时,婴儿成为“主体”,父母则是“他者”的存在,并且主体也在此时开始形成了对他者的认同,主动建构一个虚幻的“自我”。拉康借用“格式塔”(Gestalt)的概念将此自我的构型功能称作“整形术”,“即婴儿通过镜中的意象以一种预期的方式把自己的不成熟、动作上不协调的、碎片的身体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协调的整体,由此形成一个有关自我的理想统一体的幻象。”

小青原本是西湖湖底修炼五百年的青蛇,从未离开过西湖。由于元神未定,半昏半醒之中将石头鱼当成了石头,躺在了石头鱼的身边,惊扰了石头鱼以招致杀身之祸。正当青蛇与石头鱼殊死搏斗之时,白蛇出现了,救了险些丧命的青蛇。这时的青蛇并无任何阅历,在心智上纯洁得如新生婴儿一般;而白蛇已经一千岁,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所以青蛇“决定追随她左右,好歹有个照应。”此时,青蛇就像处于人的婴儿时期,而白蛇则是镜中的完整统一体,青蛇对白蛇追随的决定正说明了空无一物的主体对他者的认同。

白蛇幻化成人形、穿最流行的服饰、用花香掩盖腥气,青蛇虽然不解,但依然模仿白蛇。这是青蛇在镜像中打造的一个虚幻的自我:镜前主体(青蛇)因自身的缺陷被镜中统一虚构的形象(白蛇)吸引,这一形象又被反射到了自身,建构想象的理想自我。但是这个穿青绫裙、花香四溢的、像人一样生活的青蛇真的是青蛇自己么?拉康曾表示,空无的主体对理性镜像的认同是自我的他者化,这意味着主体开始异化。即“我”以为“他”就是自己,“他”的整体形象带有欺骗性,而“我”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异化。也就是说,当白蛇救了自己后,青蛇就是将白蛇当成了理想的自己,并且从未意识到自己对白蛇的追随是对自我存在的抹灭。正因如此,当青蛇临水自照时,即使自己对做“人”依然存惑,但是还是会对水中映射的如白蛇一般的形象感到开心与满意。

因此在故事之初,基于镜像虚幻中自我建构的青蛇才会显得单纯可爱,无忧无虑。镜像主体之所以愿意成为他者的影子,是由于自身的空无与缺失,一如青蛇所说:“一旦离开她(白素贞),我就枯萎了。”但是,一旦主体被充实同时他者又产生了分裂,作为他者影子的主体本身就会产生无法缝合的裂痕,开始审视“自我”。

二、镜像分裂的自我审视

人一生要经历无数次镜像,镜像不会一层不变。青白二蛇是不分彼此的,白蛇在青蛇眼中就是镜像中最完美的他者形象,是青蛇自我建构的最佳模本。但是许仙的出现仿佛一把锋利无比的刺刀,不仅割破了青白二蛇之间的镜像平衡,更使其镜像关系产生了分裂。

白蛇对许仙一见倾心,便与小青一起想法设法地接近许仙,当白蛇与许仙结为夫妻后,青蛇便“沦为了素贞的次选”,这说明青白二蛇之间的镜像不再对等,白蛇的镜像分裂了,多出了青蛇凭借自我力量无法模仿的第二镜像,这时青蛇曾经建构的自我开始动摇,反问自己“我有什么?”。此后,白蛇与许仙十分恩爱,即使青蛇并不看好许仙与白蛇之间的爱情,但也依然十分羡慕,所以她要求白蛇把许仙让给自己一天。埃文斯认为镜像关系最主要的表现是自恋,而羡慕也可以被看作镜像自恋的一种,因此,青蛇此举是为了继续模仿白蛇分裂后所形成的第二镜像,从而完成自我预期的另一个“主体”。但是,许仙于白蛇而言是一个不可分享之物,自我(青蛇)与镜像他者(白蛇)注定无法再次重合,青蛇就选择以“曲线救国”的方式来补充自我缺失的部分——攻击白蛇、勾引许仙。

青蛇勾引许仙以及攻击白蛇的行为表明作为“主体”的青蛇对作为“他者”的白蛇的否定性认同。即青蛇已经依照白蛇的第一镜像形成了一个现实的自我,白蛇的第二镜像(与许仙成婚后)成为青蛇追逐的理想的自我,但是由于青蛇对白蛇的哀求与尝试均失败,从而激起了青蛇的自我焦虑与仇恨的负面心理体验,那个一直处于被压抑、边缘化的自我浮出表面,青蛇的真实自我对白蛇的完美镜像发起了挑战,以证明自我的存在。这种挑战实际上就是就是主体对他者的破除,是对拉康所说的“异化”的逃离。

当青蛇在镜像分裂的褶皱中发现了“自我”的存在,“我是谁?”的问题便萦绕在青蛇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