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绪论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并与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整体观念的理念、辨证施护的方法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指导临床护理、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的一门学科。
中医护理学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包含了理念、方法、技术和功能四个层面。其理念上,紧紧把握整体观念,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仅仅关注疾病本身,更要关注人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人的影响,给予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其方法上,采用辨证施护,这是中医护理的精髓,有别于西医护理。西医护理主要是对“病”的护理,对“症”的护理,而中医护理在对“病”“症”护理的同时,主要体现的是辨“证”护理,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相应的护理;其技术上,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解决健康问题,如艾灸、拔罐、刮痧、熏洗、药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埋籽等,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逐步向临床、社区、家庭延伸,在养生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功效;其功能上,主要体现在临床护理、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等方面。
中医护理学外延广阔,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健康人,服务过程涉及从人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服务范围包括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以及人群的养生保健与治未病;服务场所包括医院、家庭和社区;服务领域包括临床各专科护理、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其学科交叉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中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其学科任务既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学与中医学同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各个阶段。中医治病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诸如将护、调护、调理、调摄、抚养、侍候等具有护理含义的词汇及有关护理方面的记载散见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医者的助手及患者的家属所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明显特征。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很多的护理知识。人类用树叶和兽皮做衣遮体可避寒邪,形成了早期的生活起居护理。如《韩非子·五蠹》曰:“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礼记·礼运》曰:“昔者……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记载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在劳动中受伤后,人们学会用树枝干固定骨折、清澈的溪水冲洗伤口等,这些成为骨折小夹板固定、伤口消毒处理的雏形。《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表明人们开始懂得如何减少误食和中毒。由于火的使用,在取暖过程中,发现因受寒湿而引起的疼痛减轻,这就是原始的热疗法。原始人在用火过程中,偶然烧灼了皮肤表层,开始感到表面的灼痛,随之发现局部烧灼会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从而形成了原始的灸法等。
(二)夏—春秋时期
夏—春秋时期,建立了最早的医学制度。周代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医学分科,并开始除虫、灭鼠、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活动。如《周礼·天官》中记述医师下设有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徒”兼有护理职能,负责看护患者。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丰富的护理方法。“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过则有伤”,说明对情志护理已有所认识。“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表明已认识到外科疮疡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的重要性。《礼记》记载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为食物的消毒灭菌提供了资料。“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为个人卫生提供了借鉴。“鸡初鸣,咸盥漱”成为口腔护理的最早记载。《诗经》“洒扫穹室”“洒扫庭内”,《管子》“当春三月……抒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记载了环境护理的内容。《枕中记·导引》所述“常以两手拭面,令人面有光泽,斑皱不生”,成为养颜美容的重要记载。
(三)战国—东汉时期
战国初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对伤口的冲洗消毒,如“犬所啮,令毋痛及易疗方:令啮者卧,而令以酒财沃其伤”。这是酒精处理伤口的最早记录。
战国—东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典籍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护理的初步形成,为中医护理确立了基本原则。
1.《黄帝内经》奠定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完整的一部中医古典医学巨著。包括《素问》和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