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义5-2.6徽州村落祠堂建设与布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徽派技艺传承与创新

徽州村落课程负责人:汪礼霞课程建设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第五章徽州村落宗法观念的空间体现

徽州村落牌坊建设与布局(二)牌坊是纪念性建筑,可以说每一座牌坊,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明确的功能。就其文化内涵和功能而言,徽州的牌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功德坊功德坊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显示官位与政绩的。徽州名臣辈出,为名臣修建的牌坊也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歙县县城的许国牌坊,俗称“八脚牌坊”。许国,字维祯,明代徽城人,历任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代。据《明史》记载,隆庆年间,许国赐一品服出使高丽,万历十一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二年任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恩准回乡建坊以表其功德。建于明万历十二年的许国牌坊,平面呈长方形,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石牌坊组合而成。

1、功德坊整座牌坊宽6.77米,长11.54米,高11.4米,石坊遍布雕饰。12根巨大石柱的台基上,有神态各异的12只石狮,整座牌坊全部选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每块重达四五吨。牌坊上的题字皆出自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之手。牌坊正中“恩荣”额匾赫然醒目。底层四边分别镶刻有“大学士”三个字,前边小坊上的“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囊括了许国的身职头衔。前后两边三层坊上分别书“先学后臣”、“上台元老”,用无上的“上古星”来比喻许国显赫的官位和特殊的地位。如今,许国牌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1、功德坊距歙县棠樾北约1公里的槐塘村现存两座引人注目的功德坊,一座是屹立于村口的四柱三间三楼式的丞相状元坊,另一座是伫立于村北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的龙兴独对坊。丞相状元坊旌表的是槐塘人程元凤及其从第程元岳,从侄程扬祖、程念祖。程元凤及南宋绍定二年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岳官至工部侍郎,程扬祖系南宋景定四年进士第一名,程念祖官至直秘阁。四人共立一坊,牌坊正楼字板上书“丞相”,左右边楼字板上书“亚卿”、“学士”,额坊上书:“状元坊”。整座牌坊显示了程氏家族的功名。

1、功德坊龙兴独对坊记叙了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前曾转战徽州,遍访贤才,休宁的朱升曾向其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据《明太祖实录》记载:“至正十八年(1358),上宣至徽,如政志儒者,以访民事。”“有儒士唐仲实等来见”,明太祖与唐仲实交谈后深受启发,随后伟业创立,获益匪浅。为表彰唐仲实的贡献,明王朝在槐塘村为他建立龙兴独对坊。唐仲实曾任紫阳书院山长,一生从文,可谓布衣之士,但他的远见卓识有益于明王朝的统治,功德无量。龙兴独对坊应属于功德坊。

2、科举树坊科举树坊是徽州功德坊的另一重要形式。明清时期,徽州的科举中第之多,为他郡所不及。清代徽州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一榜十九进士”,“一科同郡两元”和“同胞翰林”等美谈。正如清初徽州人赵吉士所言:“自胜朝重科目之选,而吾乡之以甲乙科显著,比肩接翼而起,一时立朝至有数尚书。呜呼,可谓盛矣!”为了表彰科举登第之士、荣耀宗祖,也为了掖导后学、鼓励后人读书上进,徽州树立了为数众多意气飞扬的科举牌坊。如歙县徽州的江氏世科坊。江氏世科坊建于明中叶,此坊立于江氏祠门前,祠堂早已毁塌,石坊尚存,三间五楼,白麻石,宽7.56米,高9.5米,坊板上刻着江氏历届进士人名。

2、科举树坊位于歙县丰口村中的郑氏世科坊,明嘉靖二十七年建,四柱五楼,楼阁式,宽5米,高9米,花岗石额坊上刻着永乐至嘉靖一百多年间丰口郑氏中仕者的姓名,现在字迹已难以辨认。位于歙县大理村的汪氏科第坊,明成化十五年立,清乾隆、道光时重修。建于汪氏祠堂前,祠堂已毁。石坊三间三楼,四柱通天,坊通宽6.54米,高8.5米。上坊子板两面分别刻“进士”、“科举”,并注成化至清道光年间该汪氏中科人的名字。位于歙县潜口澄塘村的“冠冕诸姬”石坊,明天启五年建,坊宽12米,高12米,三间四柱五楼,四柱冲天式,整坊素洁。石坊为澄塘吴氏祠堂坊,记注了天启后本祠中科人员姓名和官位。

2、科举树坊上述四座世科坊都是为本族某一时段全体中科人士立的科举坊,徽州村落更多的是为一些具体的中第之士的科举坊。如位于歙县洪坑的洪氏进士坊,清乾隆二年立,全青石,三间三楼,四柱冲天,通宽12.2米,高约14米。上额坊注“诰授朝议大夫丁巳科吏部进士候选主事加三级洪本仁”,下匾额注“乾隆二年丁巳恩科进士洪本仁”,整座坊布局严谨、雕刻考究精美、气势宏大。位于南溪南村东头的吴蔚起石坊,清康熙五十四年立,灰凝石,三间三楼,四柱冲天,宽8米,高10,。5米,是乡里后裔为“清康熙癸未科进士、贵州道监察御史加九级吴蔚起”所造。

2、科举树坊位于歙县吴川村的胡氏进士坊,为“顺治壬辰科进士胡文学、康熙甲辰科进士胡璋”建立。位于歙县唐模村头的同胞翰林坊,建于清康熙后期,灰凝石,三间三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