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五胡”时代的墓志及其周边
序言
在近年石刻研究的高潮中,对于五胡时代的墓志,诸研究者在搜集实例的同时,也开始了关于墓志特质的研究①近年来兼平充明和张铭心氏的相关研究。兼平充明:《書道博物館蔵〈後秦呂憲墓表〉について》,《明大アジア史論集》第7号,2002年,第63~81页。张铭心:《十六国时期碑形墓志源流考》,《文史》2008年第2辑,第37~54页。。此外,随着中国国内发掘调查的进展,各地不断出土新墓志,针对这些墓志的个案研究也不少②“五胡”时代史研究以三崎良章和町田龙吉氏为代表。三崎良章:《〈大夏紀年墓志銘〉に見える“大夏二年”の意味》,《早稲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研究紀要》第20册,2002年,第19~25页;《五胡十六国の基礎的研究》,2006年,東京:汲古書院。。笔者也曾经发表过相关论文③關尾史郎:《遼寧出土、“五胡”時代墓記考釈——〈東晋永昌三年正月李廆墓記〉ならびに〈後燕建興十年崔遹墓記〉とめぐって—》,《環日本海研究年報》第11号,2004年,第55~62页;《甘粛出土,魏晋時代画像磚および画像磚墓基礎的整理》,《西北出土文献研究》第3号,2006年,第5~26页。前文受到了三崎良章氏严厉的批评,若有机会我想做些修正。,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所谓的研究高潮都是石刻研究,而不是墓志研究。也就是说,石刻的墓志,只是墓志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例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以及雅尔和卓古墓群等,出土了少量的墨书、朱书以及数量极少的用木板书写的墓志④五胡时代至高昌国时代的墓志集成正在编纂。。如果将吐鲁番出土墓志作为一个史料群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话,那些非刻写的墓志,甚至极少量在木板上书写的墓志都应该与刻写墓志等同对待⑤这时,也有《高昌延昌八(568)年十月张武儁妻翟氏墓表》(67TAM90:27〈写·录〉【侯·吴(编)2003:107~108】),《高昌延寿十四(637)年五月唐憬海妻王氏墓表》(64TAM)〈写·录〉【同前:391~392】)等。。也就是说,从书写(刻字)材料这个角度看,吐鲁番出土墓志与石质墓志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墓志类型。在吐鲁番出土墓志的研究领域,白须凈真先生的系列研究成果⑥代表成果有——白須凈真、萩信雄:《高昌墓磚考釈》(1),《書論》第13号,1978年,第177~198,第169页;《高昌墓磚考釈》(2),《書論》第14号,1979年,第168~192、52页。白須凈真:《高昌墓磚考釈》(3),《書論》第19号,第155~173页。,至今还有很高的评价。而从《高昌墓砖考释》的题目,也可知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塼和砖,把木质的墓志给忽略了。
至今为止,“墓志是什么?”這一本质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定义⑦除此以外,福原启郎氏还认为要解决墓志的起源问题很困难。福原啓郎:《西晋の墓誌の意義》,礪波護編:《中国中世の文物》,1993年,第351~365页,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本稿中,墓志的定义,尽量采用广义的解释,即书写有被葬者生前姓名等信息,以及表彰等内容的随葬品⑧例如《広辭苑》的“墓志”条释义为:①“写在墓石上记录死者事迹等的文章”,②“记录死者事迹并与棺共同埋葬的金石”。①和②的不同点并非很明确,区别在于记载死者事迹的载体是“石”还是“金石”。,但并不是说,所有传达给后世的包含有与被葬者有关的信息的随葬品都是墓志。笔者认为,这样的随葬品与墓志的异同,还是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首先对“五胡”时期的墓志进行整理,并对其特质进行确认。其次,对不包含于上文所说“墓志”范畴内的各种随葬品进行探讨,确认这些随葬品与墓志的异同①本文是平成20年度科学研究费辅助金·基盘研究(B)《出土史料魏晋南北朝史像再构筑》(研究代表者:伊藤敏雄,大阪教育大学教授)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主旨的一部分,在韩国首尔大学人文学研究院的招待演讲“东亚古代地域研究的视点”(2008年9月29日,韩国首尔大学人文学院)陈述过。想在此对讲演中没有肆无忌惮发表评论的首尔大学校方,以及提供重要数据的三崎良章先生,一并表示感谢。。
1.墓志
正如诸多研究者所说,五胡时期墓志的特征之一,是其形状均为碑形。近年,张铭心氏将它们统称为“圆首碑形墓表”,解明了墓志的特质及其起源问题②张铭心:《十六国时期碑形墓志源流考》。。张氏探讨的“圆首碑形墓表”,包括北魏时代的1件,一共有8件③关于⑤,之前已经介绍并且讨论过了。關尾史郎:《〈西涼嘉興二年十二月李超夫人尹氏墓表〉について—〈五胡〉時代石刻ノート(2)—》,《環日本海研究年報》第12号,2005年,第55~62页。。
①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十一月梁舒墓表
②前秦建元十六年(380)三月梁阿广墓表
③后秦弘始四年(402)十二月吕宪墓表
④后秦弘始四年(402)十二月吕他墓表
⑤西凉嘉兴二年(418)十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