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及干预策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被证明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代谢
综合征相关,而这些因素又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表明,NAFLD患者发生ASCVD的风险增加,
ASCVD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NAFLD通过多种
患者的管理要关注其ASCVD风险,同样针对ASCVD风险的防控要关
注NAFLD。
一、ASCVD常见于NAFLD,是其主要死因
者,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患病率,结果显示,NAFLD的全球患病率
NAFLD患病率超过50形势不容乐观。
者的中国荟萃分析显示,NAFLD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OR
的25超过肝脏疾病死因2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AFLD与心血管疾病具有明确的临床相关性,
NAFLD作为一种潜在的独立心血管危险因素,已逐渐引起关注。2022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针对NAFLD与心血管风险发表科学声明:
指出了NAFLD发病的风险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与ASCVD的密
切关系,并对其筛查、干预策略进行了明确的推荐,旨在提醒临床心
血管医生关注NAFLD在ASCV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科学管理。
在糖尿病代谢领域,2023版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标准》指出,
2型糖尿病将进入“NAFLD全民筛查”时代。2023版美国糖尿病学会
《糖尿病诊疗标准》推荐,使用1项工具:用于NAFLD筛查和纤维
化风险分层的重要工具——纤维化-4(FIB-4)指数评分;糖尿病领域
同时,指南强调即使肝酶正常,仍建议依据FIB-4指数评分对所有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成人患者,进行NAFLD筛查和纤维化风险分层,
特别是伴有肥胖或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FIB-4指数是一种无创性评估
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方法,非常适合高危人群肝纤维化风险的评
化(F3~F4)的概率较高。
FIB-4指数评分的计算:
年龄(岁)XAST(U/L)
FIB-4=-
PLT计数(10°/L)×√ALT(U/L)
注:AST为谷草转氨酶,ALT为谷丙转氨酶,PLT为血小板
NAFLD的风险因素(图1):
代谢/内分泌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
·胰岛素抵抗·酒精·NAFLD家族史
·鬣耐量要损或触尿·胺碘酮·遗传变异(如基因
·阿司匹林(如瑞氏综合征)GCKR、MBOAT7、
·高甘油三酯血症
·内脏肥胖·皮质类固醇PNPLA3、TM6SF2.
·代谢综合征·洛美他派HSD17B13)
·多囊卵巢综合征·米泊美生
·慢性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
·脂肪代谢障碍·逆转录酶抑制剂
·低β-脂蛋白血症·他莫昔芬
·溶酶体酸性脂肪酶·四环素
缺芝症·丙戊酸;
·线粒体脂肪酸氧化
缺陷
注:NAFLD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图1NAFLD的风险因素
NAFLD具有多重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近年一系列基础研究针对NAFLD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进
行探索,发现NAFLD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其中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包括:(1)胰岛素抵抗,肝脏组织、
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中均可存在胰岛素抵抗;(2)致动脉粥样硬
化血脂异常,NAFLD可导致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极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降低等一系列代谢紊乱;(3)NAFLD可导致炎症与高
凝状态和氧化应激;(4)间接的机制,主要与其并存的代谢异常
情况有关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
二、NAFLD的干预目标及措施
NAFLD干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