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周文琴技术编辑:盛晓晨中医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一、萌芽时期约距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不少护理知识。用兽皮和树皮作衣可避寒防邪等护理。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二、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夏、商、周至春秋时期《周礼》记载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人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三、理论体系确立时期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黄帝内经》的“顺四时而适寒暑”理论,指出了四时养生起居的规律,也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医籍的护理精华,结合实践确立了临床护理学和辨证拖护的原则。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四、向纵深发展时期晋唐医学兴盛,最重要表现在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名著中。这本书不仅是医学的巨著,而且也是护理的经典。书中有护理精湛的艺术和丰富的内容。他很重视医德,强调未病先防。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五、高潮时期随着医学的分科,护理学也向纵深发展,主要体现在分科护理方面:内科:内科辨证施护在宋元两代发展尤为突出;外科:宋元时间由于战争频发,外伤科护理发展尤为迅速;妇儿科:妇产科护理到宋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元四大医家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六、发展新趋势时期“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温病学家叶天士中医护理学第一节简史七、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中医护理培训班在南京首次举办,并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中医护理学专著《中医护病学》。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二、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三、恒动观念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四、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刮痧术针灸术中医护理学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护理学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来源:朝向阳光——温暖、明亮——阳背向阳光——寒冷、晦暗——阴定义: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中医护理学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属性空间(方位)时间季节温度湿度重量性状亮度事物运动状态阳上外左南天昼春夏温热干燥轻清明亮化气上升动兴奋亢进阴下内右北地夜秋冬寒凉湿润重浊晦暗成形下降静抑制衰退中医护理学第一节阴阳学说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护理学第一节阴阳学说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基本变化规律基本变化内容范例阴阳对立阴阳相互制约上下,天地,动静,升降,寒热阴阳互根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就无所谓热阴阳消长处于不断地消长变化之中四季寒暑往来之更替阴阳转化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到“冬至”则寒甚至极而阳气生,气候转暖中医护理学第一节阴阳学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护理学第一节阴阳学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人体部位及生理功能的阴与阳分类阴阳人体部位下部上部体内体表腹部背部内侧外侧五脏六腑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五行学说二、五行的特性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五行学说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五行学说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护理学第二节五行学说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自然界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火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人体脏肝心脾肺肾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自然界及人体的五行分类表中医护理学第三节藏象学说一、藏象的概念“藏”即隐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即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通俗的讲就是以象测藏中医护理学第三节藏象学说二、五藏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五脏皆藏神,故又称“五神脏”其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护理学第三节藏象学说三、六腑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的总称六个器官都是中空的管状器官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中医护理学第四节精气血津液中医护理学第五节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 VIP
- 幼小衔接拼音书写练习本自写打印版.pdf VIP
- 2.跨境电商行业出口退(免)税一本通.pdf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pptx VIP
- 4阴极保护监理细则(0版).pdf VIP
- 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df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2025.docx
- GB50724-2011 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医学课件-血透患者生命线—动静脉瘘.pptx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7章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