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论语》同步练习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日:“上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罔()殆()
.填空: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宏大的 、 。
.说明下列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原文填空:
(1),不亦说乎?
(2),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
⑷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看法和方法;(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分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
(5)敏而好学()
⑹学而不厌()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
.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2)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
.生活中表示既擅长从正面学习,也擅长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
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论语》十则告知我们,学习必需 。
.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曾子常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索必需结合起来的是哪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
了告诫弟子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方什么社会现象?
(二)
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
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默而识之()
.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合称“四书”。
.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欢乐在于
.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冲突?
.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全部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假如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假如别人有缺点,那么O
.以上四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培训课件.ppt VIP
- 电力规划培训课件.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生命体征监测技术》.pptx
- 房地产评估收费标准-计价格(1995)971号文件整理版.doc VIP
- 基于robot studio啤酒瓶装箱工作站离线仿真系统设计.docx VIP
- FBA超重标签及要求:heavy-weight-package-kg._FBA英国超重标签(7).pdf VIP
- 生产经理述职报告.pptx VIP
- 福斯阀门定位器500系列.pdf VIP
-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理解权利义务(第01期)(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团队精神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