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医案-针灸学核心课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嗜唾

嗜睡是一种以睡眠节律紊乱而时时欲睡为特征的病证,多见于原发性睡眠增多症、发作性睡病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多寐”“嗜卧”等病证范畴。其发病常与感受湿邪、嗜食肥甘厚味、素体虚弱、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湿蒙清窍,或髓海失养。本病病位在脑,与脾、肾、心关系密切。

【辨证要点】

主症昏昏欲睡,睡眠较常人明显增多,甚则白昼工作时睡意无法抗拒。

湿浊困脾兼见少气懒言,身体重着,形体肥胖,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或细滑。肾精不足兼见耳鸣目眩,健忘,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弱。

气血两虚兼见面色萎黄,动则汗出,爪甲不荣,体倦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醒脑调神,健脾化湿。取阴跷脉、阳跷脉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照海,申脉,百会,四神聪、,印堂,足三里,丰隆。

配穴湿浊困脾加脾俞、三阴交;肾精不足加关元、肾俞;气血两虚加心俞、脾俞。

方义照海通阴跷脉,申脉通阳跷脉,跷脉主寤寐,司眼睑开阖;百会、印堂属督脉,督脉入络脑,二穴与四神聪相配,可醒脑调神;足三里为胃经的下合穴,与化痰湿的要穴丰隆合用可调理脾胃,化湿醒神。

操作照海直刺0.5?0.8寸,行捻转泻法;申脉直刺0.3?0.5寸,行捻转补法;百会平刺0.5~0.8寸,四神聪平刺0.5?0.8寸,印堂向下平刺0.3?0.5寸,丰隆直刺1?L5寸,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直刺1?2寸,行捻转提插补法。配穴行虚补实泻法。

.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缘中、枕、内分泌、脾、肾、心、神门。每次3?5穴,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2)穴位注射法取百会、风池、足三里、丰隆。每次2?3穴,用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每穴注射1?2mL。

【医案选录】

患者,女,40岁,因发作性睡病10年就诊。10年前患者出现困倦,逐渐加重,常在学习、记账时睡眠发作,笔在纸上乱画一阵,有时钢笔掉到地上,10分钟左右自行醒来。近一年来,患者几乎每日发作1?2次。患者曾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发作性睡病”,服用西药2个月,又到中医院服用中药60余剂,均未见效。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检查:内科与神经系统未查出异常。头颅X光片、脑电图检查均未出现异常。诊断:发作性睡病。治疗取穴:内关(双),神门(双)。手法:针刺取得针感后,捻转提插1?2分钟后出针、不留针;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针4次后,患者上午清醒,下午4点左右仍有困睡发作。针8次后,患者午后仍有困意,但自己能克制。针16次后,患者发作性睡病已愈,白天精神很好,仅偶有睡意,自己能控制,其后继续观察2个月未见发作。{徐笨人,葛书翰,针刺治愈二例发作性睡病[J].北京中医,1985(4):45.)

【按语】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时应明确诊断,排除抑郁症等有类似表现的其他病证。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