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docxVIP

高一下学期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认识其危害性和防范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识别、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以及在遇到诈骗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应对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防范电信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对电信诈骗的灵活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分享近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

案例一:2024年2月22日,小张(男,18岁,学生,威信县双河乡人,未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将其“王者荣耀”游戏账号挂在二手平台上卖,后有人在平台上联系小张,称有意购买小张游戏账号,双方商量好价格后,对方称小张的收款码存在风险,不能完成支付。于是小张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一个会议APP,并和对方开启屏幕共享,后按照对方要求将支付宝里的钱转到支付宝小荷包,并与对方开启情侣共用,邀请对方进入支付宝小荷包里,最终小张发现支付宝小荷包里的钱被转走,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10000元。

案例五:2024年2月22日,小李(男,16岁,学生,威信县扎西镇人,未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用其父亲手机玩游戏时,添加一名自称是“王者荣耀”游戏管理员的QQ,并点击对方发送的网址进入一个叫“Webex”的会议App和对方视频通话,对方称会教小李购买游戏道具。小李按照要求操作后,对方称小李操作失误,于是小李按照对方要求在QQ上开启共享屏幕并将其父亲的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诉对方,后小李父亲发现其银行账户内的27896元被转走,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27896元。

案例二:2024年1月14日,莲塘坳镇某学校学生谭某某报警称,上网冲浪发现“可以免费添加明星微信,帮其助力”的信息。因为追星梦浓烈,受害人便加了该微信号。添加后,对方突然声称受害人可能泄露了明星隐私,需要配合调查,于是便添加了对方发来的自称是警察和律师的两个微信,添加后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导致损失8000元。受害人谭某某被人以冒充警察的方式诈骗了8000元。

案例三:2024年2月21日,莲塘坳镇某学校学生张某某报警称,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收到私信,对方声称自己是警察要求其进行视频电话例行检查。与对方通话后发现对方身穿警服,并信以为真。对方称受害人涉嫌诈骗,需要配合洗清嫌疑,后按照对方指示操作,被对方以冒充警察身份被诈骗19681元。

案例四:2024年2月20日,小谢(男,14岁,学生,威信县扎西镇人,未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母亲手机在快手APP上刷视频时刷到一则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广告,于是小谢与对方联系想要免费的游戏皮肤,根据对方要求下载腾讯会议APP并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进入腾讯会议,后按照对方要求将其母亲的微信零钱提现到银行卡内,后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将微信零钱转入对方账户后发现被骗,共计损失13364元。

.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何处理的?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详细解释电信诈骗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虚假中奖、网络钓鱼等)。

电信诈骗的定义: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特点:

1.?远程作案。

2.?非接触式。

3.?虚假信息。

4.?诱使转账:。

5.?跨地域作案。

电信诈骗的种类:

(1)电话手表骗取陷阱:

诈骗分子通常骗走或盗走孩子的电话卡,转卖他人,用于拨打诈骗电话。

轻则:手机卡会被运营商封停加入不良库;重则:涉嫌帮信罪,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Tips:告诉孩子,不要随意外借电话

手表或手机,电话卡一旦被盗或被抢,立即挂失或注销,并及时报警。

(2)班级群收费陷阱

诈骗分子将头像和昵称更换成在校老师,以收取学杂费等理由来诱骗学生、家长,诱使学生、家长向指定用户转账。

Tips:遇此骗局,要及时与老

师沟通确认,多方查证,不要盲目先转账。

(3)网络游戏骗局

诈骗分子通常以免费游戏皮肤为诱饵步步引导未成年人添加客服联系方式

随后告知因对方是未成年人

导致公司财务被冻结需要其好好配合进行解除否则马上起诉让其父母坐牢

未成年人因为害怕而对此深信不疑

(4)网络追星骗局

未成年在网络上

通过一个粉丝群获得信息称只要支付一定的金额就能购买偶像的签名照为了支持心爱的偶像未成年人逐步掉进了

不法分子预先设下的圈套中。

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发送虚假的网址链接,诱导受害人输入个人信息或下载恶意软件,从而盗取受害人的账户密码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