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登高的寓意介绍.pdfVIP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登高的寓意介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登高的寓意介绍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其二是

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登高“辞青”。

登高避灾源于汉代,有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故事。桓景是

东汉汝南(在今河南省平舆北)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

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

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

山……然而,《续齐谐记》不过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

实。晋代葛洪《神仙传》卷五记载,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街市小

官),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可是,桓景其人在有关东汉、三国时期的各

种文献资料中均无记载。后来的《宋书·符瑞志》中倒是提到过东晋成帝时有

个叫桓景的太守,但时间上已相差了百余年。显然,这个故事“纯属虚构”,

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

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

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

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

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

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

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

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

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

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其一: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

法。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不过

第1页共2页

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

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其二: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

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

事物大都来自于才集合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

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舅舅这

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其三:辞青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春季的踏青一说,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

说。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

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第2页共2页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