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手段,增强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知。
2.培养学生分析、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对电信诈骗的警觉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
难点:如何提升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开场提问: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电信诈骗,有没有亲身经历或听说过亲友被骗的案例。
.展示电信诈骗的相关数据和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案例一:2024年2月11日,受害人小李(10岁,学生)在家中玩手机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QQ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明星宋雨琦的助理,称可以送刘某宋雨琦的签名照,李某信以为真。为领取到明星签名照,李某按对方要求发送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后对方称由于李某是未成年人,造成其公司账号异常,现在需要李某配合解除异常,否则就报警把李某的父母抓走。李某很害怕,只好按照对方要求使用其母亲手机支付宝进行操作,在将短信验证码发送给对方后,对方便不再联系。两天后,李某母亲发现支付宝中花呗被刷走24000元,询问孩子后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案例二:2024年2月9日,受害人小刘(19岁,学生)把游戏账号挂在某平台上出售,当晚便有人私信刘某,称有购买意向。对方查看了刘某游戏账号内的“装备”后,觉得十分满意,不久后便向刘某发来一个付款截图称已下单,随后又发来一个链接,让刘某与客服联系。刘某点开链接后进入一个人工客服的界面,该“客服”称需要缴纳“保证金”方能完成交易,若终止交易游戏账号则有被冻结的风险。刘某害怕自己的账号被冻结,随后便按照“客服”的要求向指定账号转账6000元“保证金”,转账后,刘某却迟迟没有收到账号交易完成的转账。当他再次点击链接想要联系“客服”时却发现该链接已无法打开,买家也把他拉黑了。此时刘某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案例三:2024年2月18日,受害人王某(48岁,家长)在QQ上收到一则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其“女儿”,称教育局联合某知名大学办培训班,能快速提高成绩,想报名该培训班。王某同意“女儿”报名后,对方发来负责报名的李主任QQ号,王某添加后对方称培训班名额有限,确定报名的话要尽快交一下培训费49500元,培训一周后学校补贴百分之五十,到时候凭借相应票据可来学校办理补贴。于是王某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了49500元,对方称待会儿让孩子来拿收据。后王某联系女儿老师询问上课情况,女儿的老师却说没有这回事,王某遂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案例四:2024年2月22日,小李(男,16岁,学生,威信县扎西镇人,未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用其父亲手机玩游戏时,添加一名自称是“王者荣耀”游戏管理员的QQ,并点击对方发送的网址进入一个叫“Webex”的会议App和对方视频通话,对方称会教小李购买游戏道具。小李按照要求操作后,对方称小李操作失误,于是小李按照对方要求在QQ上开启共享屏幕并将其父亲的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诉对方,后小李父亲发现其银行账户内的27896元被转走,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27896元。
案例五:2024年2月20日,小谢(男,14岁,学生,威信县扎西镇人,未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母亲手机在快手APP上刷视频时刷到一则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广告,于是小谢与对方联系想要免费的游戏皮肤,根据对方要求下载腾讯会议APP并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进入腾讯会议,后按照对方要求将其母亲的微信零钱提现到银行卡内,后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将微信零钱转入对方账户后发现被骗,共计损失13364元。
案例六:13岁的女孩小琳用外婆手机刷小视频时,有个人主动添加她,并说要送她礼物。父母都在外打工,缺少关爱的小琳被对方的嘘寒问暖所感动。倾谈间,把自己的年龄和家庭情况都告诉了对方。之后,对方提出要教小琳走一遍支付宝操作流程,才把礼物送给她。不知是陷阱的小琳,在对方的诱导下,先后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21笔,损失人民币4000多元。
案例七:15岁的小洪被陌生人拉进一个QQ红包返利群。他看到群里很多人说发红包就会有返利,还配上了截图。小洪将自己平时积攒的1000元零花钱转账给了群管理员。对方称还需再发500元红包才能拿到返利。小洪提出退钱,对方表示中途退出需要付500元违约金。小洪按照对方说的做了,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并被踢出了群,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列举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