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质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优质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课题

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型

略读课

教材分析

本文是略读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以及取得的巨大进步,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之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航天知识可能所知有限,但对科学故事、科普文章很感兴趣。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课中,可以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补充、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课后,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编小报、办墙报、搞展览等。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正确认读“揽、焰”等10个生字,理解词语。

思维能力: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审美创造: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一)导入新课

1.知识链接:

让学生了解“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和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的相关知识。

2.背景链接:

让学生了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

3.揭示课题:

教师:这篇课文的体裁是科学说明文。“千年”并不是一千年,而是虚指;“梦”指的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什么意思?

学生:我的理解是……

(二)字词认读

1.导读提示:

教师:“阅读提示”中的前半部分说明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半部分交代了阅读要求。

2.检查预习: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借助课外知识,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认识。

(2)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课文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

(3)预习时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

3.自主识字: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读一读,自主识字。

4.多音字认读:着。

选拼音填空:屋里着(zháo)火了,她还在执着(zhuó)地找手机,邻居没着(zhāo)儿了,只能拖着(zhe)她往外跑。

(三)理解内容

1.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概括内容: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不断进行的尝试和追求。重点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

3.带着问题阅读:梦的起源。

教师:飞天梦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特点?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古人关于实现飞天梦的奇妙幻想。

嫦娥奔月——人飞上天——空中飞车——鲲鹏展翅——九天揽月。

4.带着问题阅读:追逐梦想:

教师: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在文中划出万户在航天史上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教师引导学生按原文内容填空:他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5.带着问题阅读:坚定执着。

教师:划出课文语句“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这句在文中属于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点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上文的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艰辛,引出下文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历程。

6.带着问题阅读:崭新篇章。

教师: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了解我国航天事业掀开崭新一页,呈现勃勃生机的情况,看看我们飞天梦实现的第一步是什么?

学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教师:思考文中哪里交代了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

7.梦的实现:

教师:飞天梦实现的标志性事件?

学生: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于次日6时23分成功返回着陆场。

教师:出示课文语句: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你能感受到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心情是怎样的?

8.交流体会:

出示航天员杨利伟说的三句话:“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快乐美好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