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杨湘《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docxVIP

高中语文:杨湘《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常用词,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学习文言词词义辨析的方法。运用PPT课件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目标1和2。

三、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时数:3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读背李清照《醉花阴》和《声声慢》强调对重音和节奏的把握

多媒体展示“负荆请罪”的画面,由这个著名成语说起,导入新课《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司马迁和《史记》简介。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骊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俗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手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又有很高文学的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因此鲁迅评价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三)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四)学生通读课文(一读)读准字音。完成《学法》的字音题,并要求一学生读一遍

1,教师纠正读错或者要注意的字

2,注意断句和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五)指导学生快速串译课文,串译时强调学生强记下列文言重点字词。(多媒体展示题目,点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重点字词的答案)

1,指出通假字

⑴可与不

⑵臣愿奉璧出使

⑶拜书送于庭

⑷召有司案图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2,重点字词

1、相如奉璧奏秦王。

2、相如因持璧却立。

3、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大王见臣列观

5、乃辞谢,固请,

6、相如度秦王特

7、引赵使者蔺相如

8、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9、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10、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3,词类活用(要求学生找出并明确答案)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

④相如前进

4,一词多义类:

负:①依仗(负其强)

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③背着(肉袒负荆)

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背弃(负约不偿城)

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

②拉(欲引相如去)

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④掉转(引车避匿)

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

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③宠幸(幸于赵王)

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2)引申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

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

刃:杀(左右欲刃相如)

舍: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完: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