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诗中的屏风书写
屏风是中国人居环境设计中一种极为活跃的元素,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内的重要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之前,“黼扆”“扆”“罘罳”均指屏风,“屏风”这一名称在《史记》中首次出现,后沿用至今。《释名·释床帐》曰:“屏风,以屏障风也。扆,在后所依倚也。”①《释名》阐释了屏风的两大实用功能,即挡风功能和遮蔽功能。另外,屏风也有划分空间的功能,巫鸿说:“屏风其实是一个隔断物,其基本功能是对空间进行划分。不论是在实用性上还是象征性上,屏风都紧密地与空间概念联系在一起。”基于屏风具备的这些实用功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屏风的使用相当频繁,既用于室内也用于室外,几乎任何的时空地点都有屏风的身影,因此对屏风的书写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文人的创作之中。
一、唐人与书画屏的互动
屏风作为展示工具是承载书画艺术的一种媒材,将绘画图景以及书法文字作品描绘在屏风上是当时流行的做法,在唐代,书画屏与文人产生了多种形式的互动。书屏和画屏的面貌在唐诗中屡次出现,这些诗歌再现了与屏风相关的唐人生活,折射出他们的情感日常与审美旨趣。
(一)内容丰富的书屏
所谓书屏,就是在屏风上题字的一种艺术方式。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大发展之后,在唐代登上了另一座高峰。上至权贵,下至平民都对书法艺术展现出了狂热的兴趣。唐太宗曾亲自在屏风上撰写草书,“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②。诗人李白创作的《草书歌行》中有“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③的说法,可见在屏风上题写草书受到时人的追捧。草书极具艺术张力且观赏性极高,屏风作为文人意趣的呈现工具,与草书书法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诗人经常将屏风与草书并提:
障子游仙画,屏风章草书。(王绩《闲居》)④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韩偓《草书屏风》)⑤
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贯休《观怀素草书歌》)⑥
这些诗作说明草书书法的艺术张力需要借助屏风来展示,任华的《怀素上人草书歌》直接描绘了书法家怀素在屏风前癫狂作草书的面貌,“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欻若长蛇戎律透深草。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⑦这种浑然天成、不拘一格的创作可以说是一种表演式的书写,屏风为表演者提供了可供发挥的基本条件。
除却书法艺术的展示,有一些屏风充当了文人的记录工具,有时他们为了即兴抒发突如其来的诗思,诗兴一起就挥写在枕边的屏风上,如诗人李中《和夏侯秀才春日见寄》“画梦不成吟有兴,挥毫书在枕边屏”,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即兴创作。在有“兼济天下”之志的文人看来屏风可以充当警示自己的座右铭,如诗人韩偓在《朝退书怀》中提到,他的屏面上只题录古代的名篇,用以警示自保国安民民,对于诗人韩偓来说,屏风上的文字对自身起到箴规劝诫的作用。有时屏风上的书写维系着朋友之间的友谊,古代交通不便,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亲密的知己是无法相见的,将友人的诗歌写在屏风上时时观看似乎能够抚慰他们寂寞的心灵。白居易在写给自己好友元稹的《答微之》中就表达了这种怀念友人而不得相见,只有将诗题写到屏风上聊以安慰的无奈。
屏风日渐成为书写的媒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书写对于文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作文章的记录以及艺术的流传起到推动作用。
(二)意义深远的画屏
唐代画屏的使用数量极多,在《全唐诗》中约有230首诗言及屏风,其中关于画屏的约有60首。画屏上展现的画面内容与当时盛行的绘画艺术息息相关,是唐人审美追求的体现。屏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山水、人物和花鸟三类。
唐诗中对人物和花鸟屏风的描写较少,大多在一些闺阁诗中被提及,杜牧的《屏风绝句》“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展现了绘有纤美仕女的人物屏风,虽因年岁久远而颜色半销,但也表现了这种形式的人物画屏风曾经深受唐人喜爱。禽鸟屏风中鹤屏这种具有超越世俗意义的屏风深受文人的青睐,卢纶《和马郎中画鹤赞》中有“高高华亭,有鹤在屏”之句,晚唐时皮日休和陆龟蒙共同吟咏过一架鹤屏。装饰在屏风上的花鸟寄托了人们的情感思想。
最受文人大夫推崇的是山水画屏,早在开元时期张九龄的《题画山水障》就展现出山水屏风开始深入地进入文人的世界并与文人心志相契合,“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⑧,通过观赏屏风上的山水让早已向往田园生活诗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的南山之前,山水之景与诗人的归隐之心相融合。后来,山水图景也被绘制在枕屏上进入文人更为隐秘的私密空间,李白的《巫山枕障》和《观元丹丘坐巫山枕屏》道出在最为隐私的地方,诗人希望枕屏上的巫山图景能带着他进入一个山水缭绕的世界,诗性的共鸣在文人与枕屏巫山之间产生了。值得注意的是,三峡、巫山等江南山水图景更多地被描绘在屏风上,如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⑨,江南山水的神话色彩和缥缈秀丽自古就引起无数文人骚客的向往之情,曾经游览过或是未曾到过江南的文人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