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代男性服饰腰带解析
考证腰带的组成、穿法及使用对象。通过搜集古代文献,特别是唐代各个时期关于腰带的记载及唐代敦煌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卷轴画史册图像中的图像,用相互印证的方式考证了该服饰品。考证发现:腰带是唐代男子服饰中较为普遍的服饰之一,上至帝王太子、文武百官、仕人,下至平民均佩戴;随着时间的沿革,初唐、盛唐至中晚唐各阶段腰带的特征及用途也发生了变化;不同级别其所用材料和色彩均不同。该研究能更好地为传承与发展现代腰饰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唐代;男子服饰;腰带;形制特征;服饰制度
纵观中国历代舆服志,不难发现腰带是男性服饰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饰物。古籍文献中有关唐代男子腰带制度的记载较为详细,但由于历史久远及相关服饰实物的缺失,腰带这一特定服饰品已难以考证。目前相关专家、学者对腰带的研究多停留在制度解读与时尚现象方面,尚缺少对特定时期特定人群较为详实的研究。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有关唐代敦煌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及卷轴画等史册图像(包括手绘模拟图像),运用总结归纳方法对该服饰品进行了解析,并通过图文相互印证对唐代男子的使用对象和礼仪展开深入剖析。不仅从材质、色彩、扣环饰物等方面再现了中国严格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观念,也从内在演变规律上见证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脉络。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从全面的史论角度梳理唐代男性的腰带制度与特点,以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将其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应用。
1腰带的定义及演变
1.1腰带定义
古代服饰通常不用纽扣多是在衣襟等部位缝合几根带子,用以系结,古时称这种带子为“衿”。《礼记·内则》:“衿缨,綦屦。”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1]其产生之初是为防止衣服散开,之后在腰部系带子得以发展,即为所指的腰带。
腰带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官员均穿着,《南史·刘琎传》和欧阳修《归田录》分别记载“(琎)方轨正直,……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与“宋太宗夜召陶穀,穀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这些记载均表明了腰带在唐代男子服装中的重要地位。
1.2腰带演变
腰带是随着它的实用性而产生的,大带之制出于商周[2]。早在春秋时就已有带钩的革带;战国时期,由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推广,其胡人服饰中的皮带在前期革带基础上,附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小环,除体现官阶地位外也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象征性。西周末期,《史记·齐太公世家》有“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开始出现了“带钩”这一名词,随后各种形制的带钩逐渐在革带中得以应用。
秦汉之前男子服饰中的腰带主要以革带为主(图1),其他腰带还有以韦(熟皮)、索(麻绳)、布帛、丝绸、金、玉、银、翡翠、皮革等制作而成,束于腰间,悬挂各种佩饰。其中丝带形制比较复杂,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有严格的制度,等级差别较为显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带,绅也。男子带鞶(pán),妇人带丝。”
三国以后,出现了晚于带钩的带鐍,最后完全取代了带钩[2]。其结构更为严密,造型为环形带扣,当时还盛行一种金缕带。后期随着民族大融合的加强,直至南北朝后期,引起了腰带的变化,包括带钩的长短、颜色及带扣的形状、位置等。
隋唐初期,常记载有玉带、金带等,其蹀躞带也是由金缕带发展而来,且在銙下附环的带具极为盛行。至盛唐腰带形制简化,銙上不再附环而是穿孔。直至唐末冠服制度的解体,服饰穿戴打破了以往严格的限制,腰带的应用逐渐减少,但腰带所特有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当时男子服饰特别是官员服饰中所不可替代的。
2腰带的组成
据史论资料记载,腰带之服总体上分为大带、革带两种不同的带制。大带主要是一种丝质或者棉质的带子,其结构相对简单,包括素带、锦带、练带等。革带即皮带,常以生革制成。在前代基础上,唐代的革带形制更为完善,从形制组成上看,较为完整的腰带应由鞓、銙、带扣及铊尾组合而成。其中,革带长度有明确规定三寸半(即8.6cm),鞓与銙的宽度相等有3cm。
鞓即指皮带,其是腰带的基础部分,其上的带饰均以鞓为基础而连接。唐代直至以后各代的鞓,其表面多采用彩色布帛加修饰点缀,主要有红色、黄色及黑色,唐代喜用黑色的鞓。有的带鞓加长至腰围长度的1.5倍以上,多染为黑色,边沿有直线型压痕装饰,带鞓左端装有活动扣舌的细杆半圆小带扣,右端有圆形长方形铊尾,在腰带束于人体右侧的带鞓位置,有方形与拱形带,图2为正仓院收藏的唐代黑漆革带,其腰带长约106.5cm。吉林省博物馆收藏有1965年渤海国出土的唐代金腰带(图3);陕西考古研究所藏1992年西安出土唐代腰带(664年,长150cm)(图4)。
根据銙的形制,腰带除环带外,又分方銙带和元銙带二种。《说苑》卷四载:“古有革带反插垂头,秦二世始名腰带,唐高祖诏令向下插垂头,取顺下之义。”唐代在其前代的基础上,带銙以玉质为主。
带扣是一种连接工具,一条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材料力学-第2章.ppt VIP
- 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docx VIP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六章 AI视频制作.pptx VIP
- 南充市阆中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 16796-2022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五章 Stable Diffusion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方法和技巧.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第1章 基本概念.ppt VIP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