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 论文.docx

简析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析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

字词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低段学生而言,生字和词语的学习与掌握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低段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年龄小,且思维都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词语的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词语的教学是为中段和高段阅读与作打基础的,所以在低段的词语教学中,不仅仅是认识词语就可以了,学生必须理解词语的意思与意蕴,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运用。那么在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意义与意蕴呢?我认为要从改变教学方法来进行。我们都知道,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五类,

一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二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

三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四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五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段词语教学中,我认为利用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来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如何运用直观感知地方法进行教学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教材插图直观感知,体会词语意义

在部编版教材中,低段的课文中都配上了精美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用上插图进行直观教学,会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例如一年级下册课文《树和喜鹊》一文中,“孤单”是一个重要的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书上的插图来感受,插图上画了一棵树,书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在教学中只需要引导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想象一下这只喜鹊的感受,就能很好地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在这篇课文中,书上一共给了三幅插图,后两幅插图的内容更加丰富,画了很多很多树与很多很多喜鹊,这样一对比,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时再让他们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话,进行巩固,很轻松地掌握了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一年级上册课文《小蜗牛》中,从小蜗牛的眼中看见小树林一年四季的变化,其中写到夏天时有这样一句话: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这里是第一次接触ABAB式词语,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可是书上给了一幅很漂亮的插图,整幅图都是碧绿的,点缀了几颗通红的草莓,还有几朵雪白的草莓花儿,在教学中,只要让小朋友认真看插图,他们很快就能理解“碧绿碧绿”的意思,接着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碧绿碧绿的,小朋友们会争先恐后地表达:碧绿碧绿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小草;碧绿碧绿的湖水……既帮助同学们掌握了词语的意思,又学会了运用。所以在日常的备课中,利用好插图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在教材中,尤其是低段的教材,插图并不仅仅是好看,利用插图进行直观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教学,感受词语意蕴

现代教育技术地发展为我们日常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正确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进行低段词语的教学,一些用语言表达出来枯燥乏味的词语,如果能用上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自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词语。

在部编版一年级下的课文《我多想去看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这句话里,有好几个词语理解起来都很困难,比如“雄伟”“、非常”“、壮观”等,这几个词语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法去讲解意思,不仅枯燥乏味,学生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学习“雄伟”这个词语时,出示天安门的照片,全景的、夜景的、细节图等等,学生看完照片,不用老师解释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再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去感受,很多小朋友很快就能感受到,这就是“壮观”,特别“壮观”,十分“壮观”,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掌握词语意思,并且能够感受词语的意蕴,这比枯燥无味地讲解更加有效,也更有趣。

在二年级上册课文《黄山奇石》中,更需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陡峭。这个词语靠语言解释或者插图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只需要一张在黄山拍摄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者一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陡峭”的意思,学生看过照片、看过视频自然能够理解“陡峭”就是又高又直,为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播放一些著名景点的视频,比如张家界、华山等地,让学生感受词语的意蕴,在之后的写话中,自然会运用得更加自如。

三、利用直观数据,感知词语意思

在一年级下册的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中,有一个词语频繁出现——遥远,学生都知道,遥远就是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并没有人能直接表达出来,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要利用直观数据,帮助小朋友理解词语意思。读完课文以后,学生们都知道课文写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新疆的小朋友,他想去北京看看,另一个是北京的小朋友,他想去新疆的天山看看。新疆与北京,距离自然是遥远的,如何让学生感知到“遥远”,才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数据来解释,天山到北京,足足2750千米,坐飞机的话要飞四个多小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