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
第5课第一框“法不可违”由“违法无小事”以及“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两目组成。这一框先从法的作用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再聚焦三组镜头,分析三类违法行为的含义、特点和危害性,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进行守法教育,明确违法无小事。正因为法不可违,进而引导学生要从警惕身边的一般违法行为开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的类别。
能力目标:能够形成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提高自律能力,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青春期的学生,一方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又对法律、犯罪等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另外,中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所以需要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合法途径,依法维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主题情景”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谈话法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1、任务驱动法策略: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创设情境策略:创设主题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主探究策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4、协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从学情现状看,八年级学生对违法的具体行为并不是很明确,对于日常生活总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并不重视,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无小事。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从课标要求看,课标要求学生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六、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慧眼识“法”——大联想,图中的物品与法有什么联系?
学生看图回答
圆规尺——法律是中特殊行为规范,告诉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天平——法律保障公平正义;指南针——法律为我们的行为指明方向;手铐——违法必究......
通过热身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环节一、法的作用
王律师微博——新闻事件
2018年5月17号,19岁的在校大学生蒋某某在家上网,看到《英雄烈士保护法》开始施行的新闻后,试图挑衅法律权威,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两名英雄烈士的言论,并称“不会被抓”。
银川市金凤区警方依法对蒋某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
学生看王律师微博中的新闻
小组合作与讨论
你认为他会被抓吗?为什么?
会,因为他违法了
2、启示: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通过热点新闻事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看、听、讲、思、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氛围,并且通过对法律条文的分析,延伸至理解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发挥着指引与评价作用,得出“不违法使人们行为的底线”的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五条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纳入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纪纪念教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第二十六条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结合法律条文分析,法律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法律告诉我们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
法律的作用
(1)指引作用(最首要的作用):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环节二、违法无小事
王律师微博——小勤的求助信
王律师:你好!我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我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拾废品能赚钱,我决定试试。一天,我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道德与法治:爱护公共设施-教案.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爱护公共设施-课件.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教案.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教案.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课件.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石-课件.pptx
- 初中道德与法治:弘扬法治精神-教案.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弘扬法治精神-课件.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回望成长-教案.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基本政治制度-教案.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