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从《声声慢+寻寻觅觅》《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看李清照的归处+.docxVIP

高考专题复习:从《声声慢+寻寻觅觅》《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看李清照的归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渺万里层云?只影向谁去

——从《声声慢·寻寻觅觅》《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看李清照的归处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审美鉴赏与创造:诵读涵泳两首词,感受词人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体会词人的内心波澜。

2.文化传承与理解:背诵二词,体悟词人哀愁之中的坚韧、孤高,学习词人的真情大志。

导入:

在我们现代社会,自信和才华让一个女孩更美,比如在座的女孩子们。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却是一个“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时代,生于彼时的李清照,虽“词压江南,文盖塞北”,有“词国皇后”之称,但又只影向谁去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声声慢》和《渔家傲》这两首词的学习,一起看一看李清照归向何处。

教学过程:

任务一:学诗谩有“惊人句”——婉约豪放俱昭彰

男生读《渔家傲》,女生读《声声慢》

(男女生互评,教师点评并作诵读指导)

请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诗词,找出《声声慢》和《渔家傲》重的“惊人句”并赏析其“惊人”之处。

预设:《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四面八方不断袭来的一种无边的空荡,一种作者永远无法排遣的伤感与落寞。这里是外感与内感词语的相互作用的结构体。

“寻寻觅觅”是人物的外部表现,是她的动作行为,但对表现作者的心灵状态却有极为强烈的表现性;“冷冷清清”是内感外感的同时呈现,因为“冷清”既可是外部感觉,又可是内心感受,是直接连接了内感与外感的极富表现性的词语;“凄凄惨惨戚戚”则主要写内心感受,它的表现性不来自自身,但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两句之后,它起到了无限伸展前两句的表现性的作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既写秋雨梧桐之缠绵,意境凄清,更体现出词人心绪之烦乱凄凉,如心泣泪,忧郁惆怅。和开头的叠字呼应,构成完整的、有机的风格。?三个“怎”字反诘,一叹无法抵挡急风的无奈心酸,二叹日常难熬、孤苦无依的心伤,最后归结到一腔无休无止的忧愁,曲尽人意,深婉凄楚。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凋零,人也憔悴,物我相融,无心摘花的苦闷,惜花自谢的情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人连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天幕、云涛、晓雾自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转”“舞”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又将词人在风浪中颠簸的感受真切地表达出来。描绘了一幅云涛星河图,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极富浪漫色彩的境界。开端便自不凡,所用的意象飞扬健举。

“我报路长嗟日暮”词人结合自己的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上下求索的精神隐括入词,只用“路长”“日暮”四个字,就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感受表达出来。同时词人以一个“报”字与上阕的“问”相呼应,整首词就由上阕的写景转入抒情。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风”用的是《庄子·逍遥游》一篇中鲲鱼化为鹏鸟以后高飞起来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典故,形容鹏鸟凌风而上的高飞的气势和姿态。李清照在此用这一典故,也是用鹏鸟凌风而上的健举飞扬,象喻她自己心灵中的一种境界,遥遥与开端的开阔飞扬“仿佛梦魂归帝所”的气象相衔接;希望“风休住”,正是象喻作者追寻的高飞向往之精神的不肯罢休。

(屏显历代词论家评论)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起头连叠十四字,以一妇人,乃能创出奇如此。”

“易安跌宕昭彰,气韵极类少游,刻挚且兼山谷,篇章惜少,不过窥豹一斑。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

李清照是婉约词宗,但她的作品却远不是“婉约”所能限定的,从这首词看来,李清照词婉约豪放俱昭彰。所以我们欣赏名家作品,应认识到作者创作风格多样的可能性,避免标签化、先入为主。

任务二:学诗“谩有”惊人句——才锋大露惹人谤

再读诗词,结合材料支架,思考词人为什么要说“谩有”惊人句。请在两首词中任选一句,可适当改变字词,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空有满腹才华,却还是。

参读诗文,更深入理解李清照之愁。

(屏显李清照诗歌及他人评价)

1、诗言志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一》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打马赋》

2、才藻非女子事也——好友女儿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晚节流荡无归。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