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青纱帐——甘蔗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脉络。
2.引导学生领悟青纱帐与甘蔗林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
3.从青纱帐与甘蔗林的连接中体会继续革命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青纱帐”“甘蔗林”的象征与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从青纱帐与甘蔗林的连接中,体会昔日艰辛的革命斗争岁月。
【教学过程】
一、文体导入——咏物诗
诗人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作品
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独具匠心得选择了他人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
借助艺术想象的翅膀,在天南地北的青纱帐与甘蔗林之间建立起紧密
的意义与情感的联系,赋予自然对象以丰富的象征内涵。北方遥远的
青纱帐象征了昨天艰苦的斗争岁月,南方芬芳的甘蔗林象征了今天美
好的生活,从他们意义的连接中体现出继续革命的主题思想。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郭小川(1919年—1976年),原名郭恩大,笔名郭苏、伟倜、
健风、湘云、登云、丁云、晓船、袖春等,河北丰宁人,现代诗人。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热辽分局机关报《群
众日报》副总编、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处长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编委、《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等
创作背景:
1962年初,郭小川再度来到厦门,他站在香甜的甘蔗林里,联
想到远在千里的北方的青纱帐,回忆起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在青纱
帐里打游击的战斗经历,曾经战火般严峻艰辛的岁月顿时涌上诗人的
心头。诗人体味了困难和斗争,胜利和欢乐,领悟了其中深刻的道理。
如诗人自己所说,《甘蔗林——青纱帐》便是“表现了我对克服困难
的信心”。
三、梳理脉络
通读全诗,请你说说本诗的写作脉络是怎样的?
提出问题,突出主体,引人深思(1)
描述甘蔗林与青纱帐的外在形似之处(2)
从岁月流逝、时间推移的角度,点出今昔不同之处(3)
回忆过去,重温当年的激情(4-8)
回到现实,含蓄地点明了诗作的主题:抚今追昔,仍要保持革命
精神,要有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9-10)
首尾相扣,回环往复(11)
从诗情内容看,它与当时流行的政治抒情诗并无二致,写的是具
有革命传统意义的主题。
四、深入探究
(1)诗作以设问为开篇,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作以设问开篇,赋予甘蔗林、青纱帐浓厚的感情色彩,展开联
想和遐思。紧接着的三节比较了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将诗情推进一
步,深化一步,为后面回忆昔日的革命斗争生活作好了过渡。下面用
八个“可记得”的排比句铺叙,把读者带到了青纱帐里的革命斗争生活,
回顾了老战友们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乐观向上的革命气质,并且以“高
粱秸比甘蔗还要香甜”,北京、上海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来突
出战争年代那种不畏艰难困苦、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2)为什么说是“青纱帐”“甘蔗林”呢?
1962年春天,长期在北方战斗过的诗人来到祖国东南沿海,见
到一片片浓荫密布的甘蔗林。也许是因为外观上的相像,他想到了北
方的青纱帐。这本是南北两种普通的植物,但被诗人赋予了美妙的诗
情。他从南方的甘蔗林想到了北方的青纱帐,又从北方的青纱帐想到
南方的甘蔗林。它们分别是两个时代的象征。甘蔗林“香甜”而又“严
峻”,是今天幸福生活的象征,青纱帐“遥远”而又“亲近”,是昔日艰辛
的革命斗争岁月的象征。
(3)八个“可记得”的排比句铺叙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下面用八个“可记得”的排比句铺叙,把读者带到了青纱帐里的革
命斗争生活,回顾了老战友们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乐观向上的革命气
质并且以“高粱秸比甘蕉还要香甜”,北京、上海“都不如这高粱地更
叫人留恋”来突出战争年代那种不畏艰难困苦、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五、语言艺术赏析
诗歌在语言和艺术形式上的创造也十分新颖。郭小川善于从民歌
和古典诗词中吸取营养。通过押韵、对称和首尾回环,全诗呈现出一
种荡气回肠的气势和韵律。行与行、节与节之间都有一定的变化,但
是整体又呈现整齐协调之美,尽显铺陈整饬之势和丰厚深沉之感。诗
情在回环往复中层层推进,这种复沓回环的节奏一方面把不忘革命战
争年代的优良传统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使饱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项目四任务二《设计共享服务方案》教案.pdf
- 1-1-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1-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2-1 认识信息系统的组成(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2-2《信息的编码与存储》(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3-1《选用信息技术设备》(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3-3《设置信息技术设备》(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4-1《了解操作系统》(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1-4-2《 输入文字》(教案) 高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pdf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7-1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pdf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7-2登高 (教案).pdf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7-2将进酒 (教案).pdf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7-3赤壁赋 (教案).pdf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 职业模块1-3 “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pdf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 职业模块2-1个人简历教学设计.pdf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 职业模块2-2洽谈教学设计.pdf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 职业模块2-3协商教学设计.pdf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 职业模块3-1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学设计.pdf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 职业模块3-3品质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