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为什么而活着》
单元
4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3、积累词语,品味文章的语言。
重点
1、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想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3、积累词语,品味文章的语言。
作者介绍:
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朗读课文,词语学习
èjìsìkàn
遏制孤寂肆意俯瞰
yuánbóbīnyuān
边缘微薄濒临深渊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爱情”的论述?
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2、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带来狂喜;解除孤寂;看到仙境
3、本文所论述的“爱情”,主要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同时又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的亲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纯最浓的情感。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作者把它放在三大情感的首位,这种安排是很有见地的。
4、追求知识: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同情苦难:饥饿中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者;孤苦无依的老人;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5、内在联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6、本文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充分显示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体味语言的含蓄,充满激情,富于理性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
“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
“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撼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
其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象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
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象再也没有其他的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
作者的语言运用得含蓄、深刻。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
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
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罗素说他为了支配他的三种感情而活,并且认为是“值得活的”。你又为何而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柯察金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