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下14《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辩”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小儿辩日》。

3.能根据注释理解文意,说出《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的内容。

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文意,说出《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的内容;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认识孔子,导入新课。

1.师生合作背诵名言,导入新课。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三人行,()。其中重点读好第二组,特别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出示孔子图片以及介绍,说说是怎样的孔子。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引发阅读期待: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被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竟然也有不能决也的时候,这两个孩子到底问了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4.揭示课题:

两小儿辩日。说到bian,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四个,你们来帮我选一下。辩、辨、辫、瓣。学生说后出示顺口溜,读一读。

辩辨辫瓣

唇枪舌战说不完,动口争辩不忘言。

仔细观察细分辨,一点一撇在中间。

麻花辫子粗又长,中央是个绞丝旁。

娇艳花瓣枝头挂,记得中间是个瓜。

二、认读字词,读懂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

⑴看图认识词语:盘盂、车盖,引读:小如盘盂,你可以读——大如车盖,大如车盖,你可以读——小如盘盂。

⑵读句子:孰为汝多知乎?

①先请学生读,读不对时告诉学生理解了意思就能读对,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②出示注释,帮助理解。

③没有注释怎样办?查《古代汉语词典》。出示解释,帮助学生读。

⑶自读全文,看看注释。

⑷抽查注释中的字义。

3.再读课文,梳理情节:两小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三、发现辩论特点,落实语言运用。

1.学习1-3段。

⑴指名读,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字胖瘦不同读音不同。引出“日”“曰”。

⑵问其故改为“曰”怎样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曰:“?”

⑶紧扣“辩”字,指导朗读。

①你跟谁有过争辩的经历?当时什么情景?

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怎样才能读好争辩的话语?

③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注意提醒学生速度、语气、声调高低的变化。

2.学习4-5段。

⑴出示4-5段,这两段写的是两个小儿在干什么?抓住辩斗指导朗读。

①对方声音变大,你怎么办?对方语速加快,你呢?

②师生合作读。

③生生合作读。

⑵抓住反问句读好句子,感受反问句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

①之所以我们读得时候感受到了辩论的感觉,有一个句式很重要,引导发现反问句。

②不信我们试试看,把这两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来读一读,比较比较感觉。

③两人再读体会。

⑶紧扣比喻句仿写句子,感受辩论摆事实,让人信服的写法。

①这两小儿都是古时候的,他们选择了车盖、盘盂,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想到哪些大的圆形的事物和小的圆形的事物?

②学生说后出示图片。

③学生仿写交流。

3.形成认知冲突,通过写话领悟寓意。

⑴课文中写道:孔子不能决也。大家了解孔子吗?出示资料: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⑵当你发现孔子不能决也时,什么感受?

⑶课文中写道: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此刻,你想说什么?可以用现代文版,也可以用古文版。吾笑曰:“__________”我笑了笑说:“__________”

四、总结及作业

1.科学探究:太阳到底是早上离得近还是中午离得近?

2.阅读《论语》。

五、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日初出近大

一儿日中时近热?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