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册第14课《母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讨厌、理由、反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重难点:

重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头戴红冠子,身穿五彩衣,能唱好听歌,每天早早起。”同学们,你们猜猜这个谜语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呢?对,就是母鸡!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

二、生字学习

疙(gē)

组词:疙瘩

造句:他的脸上长了一个红疙瘩,看上去有些不舒服。

瘩(dá)

组词:疙瘩

造句:她的手上长了一个小小的疙瘩,但她并不在意。

侮(wǔ)

组词:侮辱

造句: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应该用言语侮辱别人。

恶(è)

组词:恶劣

造句:今天的天气非常恶劣,刮着大风下着大雨。

毒(dú)

组词:毒药

造句:毒药是危险的物品,绝对不能随意使用。

聋(lóng)

组词:耳聋

造句:因为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他的耳朵渐渐变得有些耳聋了。

啄(zhuó)

组词:啄木鸟

造句:啄木鸟在树干上啄来啄去,寻找着美味的虫子。

伏(fú)

组词:埋伏

造句:战士们埋伏在草丛中,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哼(hēng)

组词:哼唱

造句:他轻轻哼唱着那首熟悉的旋律,陷入了回忆之中。

啼(tí)

组词:啼哭

造句:小孩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大声啼哭起来。

凄(qī)

组词:凄凉

造句:这首歌曲的旋律凄凉动人,让人不禁感到悲伤。

三、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和人民艺术家。他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善于运用纯朴自然的北京口语,展现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老舍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包括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赶集》等。他的剧作《茶馆》更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其中,《母鸡》便是老舍于194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以作家对母鸡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只媚俗、懦弱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勇敢、勤苦、慈爱,从而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四、课文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情感,通过具体的行为和声音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母鸡的特点,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首先,作者通过“嘎嘎”的叫声,描绘了母鸡的一种行为特点,即它会在前院和后院之间不停地叫唤,声音嘈杂且持续不断。这种叫声在作者看来是没有理由的,因此让人心生厌烦。这里,“没完没了”和“讨厌”两个词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母鸡行为的反感。

接着,作者又描述了母鸡的另一种叫声,即“细声细气”的,像是有心事一般。这种声音颤颤巍巍的,听起来有些凄凉和哀怨。母鸡会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拉长声音叫唤,像是在诉说什么。这种叫声让作者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表达了作者对母鸡叫声的不适和反感。

整段文字通过对母鸡叫声的细致描绘,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情感。同时,这种描写方式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母鸡的特点,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此外,这段文字的语言表达也很生动。作者使用了“嘎嘎”、“颤颤巍巍”、“扯长了声如怨如诉”等形象的词语,使得母鸡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没完没了”、“讨厌”、“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等表达方式,也生动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通过对母鸡叫声的细致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进一步描述了母鸡的行为特点,通过与其他动物的互动,展现了母鸡性格中的某些复杂面向。

首先,文中提到“它永远不反抗公鸡”。这里,“永远不反抗”揭示了母鸡在面对公鸡时的一种态度顺从或者至少是避免冲突。这种描述让我们联想到母鸡可能相对较为弱势,或者至少在力量对比上不如公鸡,因此选择了退让。这也可能与母鸡本身的性格有关,它可能更倾向于避免直接冲突,寻求和平共处。

接着,文中提到“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这里的“欺侮”一词,与前文“不反抗公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鸡不仅不反抗公鸡,有时候还会欺负那些看起来更为忠厚老实的鸭子。这种描述让我们看到母鸡性格中的另一面欺软怕硬,或者说是有一定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可能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本能或者自我保护的需要。

最后,文中提到“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这里的描述更为具体和生动,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