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学校合作评价机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与学校合作评价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同时肩负着为地区行业、企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双方合作模式,创新合作内容和人才评价机制,利用中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环境和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场地、管理和企业设备、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优势,不断改善中职学生实训、实习条件,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工学结合能力。

1、“引企入校,植教入企”实现生产化实践活动

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培养工学结合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筑巢引凤、引凤筑巢、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这一办学特色,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形式、多途径、体现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方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形成“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格局,满足当地社会和不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保证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校企合作通过筑巢引凤-引企入校-引凤筑巢-送教到企的方式,积极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搭建开放的共享资源平台,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实行开放办学和办学主体多元化,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实训工作情境下企业化管理的并具有社会服务效益的实训基地,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顶岗实习、学生零距离就业目的。

以“校企一体化”为平台,在校建“企业生产车间”、“企业生产工作室”等形式,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共建“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企业生产车间的延伸,做到“以产促学”,形成区域性开放式社会服务平台。在企业建立“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学生提供生产一线“实战”上岗平台,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其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使毕业生上岗后能够比较快地成长为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手和生产组织管理人员,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为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构建模块,工学衔接”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切合“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方针。将社会发展要求,企业用人需求,学生发展诉求三者融为一体,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模块化”课程建设可以穿插进行,能更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较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较容易掌握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能较好地满足中等职业学生的教学需要。用模块化作为课程体系的构架,既遵循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逻辑关系又将三者有机地加以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最高宗旨,将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模块:以“爱岗敬业,育职业精神”为指向的职业基础素质模块、以“职业活动的针对性”为指向的岗位职业技能模块和以“职业活动的迁移性”为指向的职业综合素质模块。

以职业基础素养、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三大教学模块为根基,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企一体化”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学校、企业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制定评价标准、参与教学实施,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渗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将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校外的实习两个教学环节相衔接,从传统的单一培养向多主体、多场所、多模式综合的“阶梯递进式”培养模式转变,尊重教学规律,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规律,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实习,更有利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同时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攻关、试制等,成为企业的准员工,进行综合技能的生产性实训,同时在企业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习、工作内容进行毕业设计,实现能力培养的“阶梯式递进”。

“师资共建,专家互访”创新教产角色互兼化

加强企业专家、技能能手、能工巧匠等人才与中职院校良性互动,建立稳定、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方面,选派教师作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直接接触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融入教学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