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1 老王-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1 老王-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11.《老王》

教科书

书名:七年级下册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品读人物苦与善,感悟小人物高贵人性。

3.探究“愧怍”原因,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品读细节,感悟小人物高贵人性。

2.探究“愧怍”原因,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小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探究导航:

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为了纪念她逝世7周年,出版社想要出版一部杨绛先的

散文集,《老王》这篇文章就收录在内,现在正在招募合适的书籍封面,今天我们就以《老王》

为例,为出版社的封面出谋划策吧。(你对封面了解多少呢?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

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

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老王》的封面设计吧。

【学习任务一】色彩,体察小人物悲苦

1.色彩是设计封面不可或缺的要素,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来说说你认为《老王》这篇文章的底色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探究)

明确:黑色、灰色等深色系。

身体之苦:“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生活之苦:“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无“家”可归——当杨绛问起那里是不是老王的家时,老王却答非所问,一个“住”字,何处是他家园啊?一个很突兀的词写尽了老王的孤独凄凉。

精神之苦:“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教师小结:老王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生活悲苦的人。

【学习任务二】图画,感受小人物善良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哪几件事?

明确:送冰、送默存、送鸡蛋和香油。

2.好的封面图画会更快地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让你选择把这几件事转换成封面图画你觉得哪一个画面更合适,结合文章相关细节,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1)送冰——车费减半,送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老实质朴,不占便宜。

补充(细节):

他从没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2)送默存——坚决不肯拿钱,拿了钱也不大放心,心地善良,重情重义,体恤他人。

补充(细节):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3)送鸡蛋和香油——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图报。

补充(细节):

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时身体状况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香油和鸡蛋

计划经济,由于物资匮乏,食品、衣服、工业日用品需要按照政府发放的各种票证限量供应。买布凭票,买粮食凭粮票。香油和鸡蛋更是市场的短缺食品,凭票限量购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连普通人家买大鸡蛋和好香油都有些拮据,更何况老王这样收入微薄的三轮车夫呢?老王送出来的是他最弥足珍贵的东西啊。

教师小结:老王在肉体上、经济上和心灵上都遭受了不公命运的重击,已经是绝望到骨子里了,但是他却拿出最大的善意来拥抱这个世界。

【学习任务三】文字,品味小人物内心

1.封面有了色彩就有灵魂,有了图画就有了内容,如果在加上文字那就更具内涵了,身为封面设计师的你,会选择文章中哪句话作为封面的文字呢?说明你的理由。

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愧疚之感)

2.那么杨绛先生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

(1)针对于老王的帮助,杨绛一家为老王做过哪些事?

第一次:送冰——“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第二次:送默存——“笑着说有钱”

第三次:送鸡蛋和香油——“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2.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你认为老王的“三送”与杨绛的“三给”关系对等吗?(补充文革背

景)

背景链接:那个时候像钱钟书、杨绛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是要被打倒的,戴高帽、挂木板、挨批斗、剃阴阳头,被驱逐到大街上游行,扫厕所,就连杨绛他们自己的女儿想要回家看望爸爸妈妈都得先贴大字报,表明和父母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才能够回去。周围人对杨绛他们简直就像对待病毒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明确:他们之间的情感付出是不对等的。

老王把我们视为亲人,把我家视为他家(作为亲人,情感比物质、比金钱都重要;情感是不能用物质与金钱来交换的)作者却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