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教科书

书名: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讲故事,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表达能力。

2.在“小说人物大家谈”中感知小说魅力,了解小说典型人物的形象,为小说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卡。

3.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相关小说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课本剧改编并表演,尝试简单的小小说创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故事情节,介绍小说人物,梳理情节讲故事,提高讲故事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尝试改写、续写、创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经典的小说人物

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读过不少小说,有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被人物的悲欢离合,深深打动的时刻吧。

想一想,那些小说的作者是怎样讲述故事,让你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呢?

二、知识回顾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分类:

按篇幅及容量: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表现的内容:神话、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官宦等。

按体制: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语言形式: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三、活动指导

1.小说故事会:

选定一部(篇)情节最吸引你的小说,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小说的情节。

搜集相关资料,理清小说的结构,并体会作者构思的技巧。

讲给组内同学听,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对自己的讲述做出调整。

班级展示活动成果,依据故事的条理性、生动性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2.小说人物大家谈

每人先各自梳理读过的小说篇目,然后指定几位同学汇总,整理出一份小说篇目表。

将篇目分配到各小组,要求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出处、外貌衣着、典型语言、典型动作、相关事件等,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点评。

以制作好的卡片为基础,在班上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指定同学组成编委会,把大家的成果编写成一部小说人物小词典。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本环节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重新设计小说人物的命运,可以为小说续写故事,也可以穿越时空跟小说中的人物展开对话,还可以寻找你周围生活中的小说素材,进行虚构、演绎,编一个故事,或试着写一篇小小说。

四、活动开展

(一)小说故事会

回顾自己阅读小说的经历,想一想:哪部小说的情节最吸引你?作者运用了哪些构思技巧吸引你读下去?选定小说人物,梳理小说情节(可参考课本P8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图),先在小组内讲一讲,评一评,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进行调整,讲好故事。

各小组推荐一名最佳故事讲述者代表小组在班里交流。(老师推荐的故事人物有:鲁达、香菱、猪八戒、何大学问、江姐、梁生宝、尼摩船长……)能联系书中的细节,讲得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者胜出。

1.《智取生成纲》情节图

2.情节安排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区,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故乡》回故乡离故乡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蒲柳人家》何满子被拴在葡萄架上

(3).结尾类型

A、“卒章显志”式。结尾点题,圆合情节。

蒲松龄《狼》纪昀《河中石兽》

B、“出人意料”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再生波澜,曲折动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欧亨利式结尾

C、“艺术留白”式。戛然而止,引发想象,读者再造,富情增魅。

鲁迅《孔乙己》

D、“景物作结”式。含蓄蕴藉,情寓景中。

鲁迅《故乡》

3.《我的叔叔于勒》结构:

开端:盼望于勒

发展:夸赞于勒

高潮:巧遇于勒

结局:躲避于勒

作者运用了以下构思技巧,吸引读者读下去:

(1)插叙。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交代他成为“全家的恐怖”的原因——胡作非为、挥霍家产。

(2)铺垫。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