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语文试卷 和解析_1.pdf

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语文试卷 和解析_1.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联

考(二)全国卷语文试卷和解析

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

语文试卷和解析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Ⅰ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两汉时的楚歌毕竟是属于音乐类的文学,它的文学体式决定

了它与音乐的必然联系。宋代朱长文《琴史》卷六云∶“古之弦歌有

鼓弦以合歌者,有作歌以配弦者,其归一揆也。盖古人歌则必弦之,

弦则必歌之。”对照先秦两汉楚歌的具体情况来看,则并非“歌则必

弦之,弦则必歌之”,更多的时候是徒歌。但除了徒歌,许多楚歌是

由琴来伴奏的,这让我们了解楚歌体抒情表意的基本特性。如“舜弹

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孟子反、子琴张“或编曲,或鼓琴,

相和而歌”;百里奚之妻唱《琴歌》时是“抚琴而歌”;赵武灵王梦见

处女鼓琴而歌《鼓琴歌》;以与钟子期为知音而名传后世的伯牙的《水

仙操》;还有载于《庄子大宗师》子桑若歌若哭而鼓琴歌“父邪母邪!

天乎人乎!”等等,均以琴来伴奏。有的虽然是当时没有用琴来伴奏

的“徒歌”,但后来也收入琴曲,如《麦秀歌》又名《伤殷操》而为

后来的《琴集》所收录,楚歌《阳春》《白雪》后来改为琴曲一直流

传至今,成为我国的经典琴曲,都说明琴的音乐特性与楚歌的文学情

调有着特殊的艺术关联。故《旧唐书音乐志》明确说∶“《礼记》《家

语》云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操曲弄皆合于歌。”楚歌

多用琴来伴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琴个性化的音色与楚歌悲凉哀怨

的情调相吻合。故《礼记乐记》有“丝声哀”之说,《吴越春秋吴王

寿梦传》亦有“丝竹之凄唳”之言,嵇康《琴赋》认为琴“诚可以感

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庾信《和张侍中述怀》诗亦云∶“操乐楚

琴悲,忘忧鲁酒薄。”也说明楚琴之音悲。近人陈思苓认为,屈宋时

期的楚声用丝竹之器、清声之律,其音高而激,其韵清而秀,其调哀

而伤,音乐上的基本风格是悲怨凄美,哀婉动人。当然,作为中华民

族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它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并非只宜

于“哀怨”。但古琴的音色其低沉处浑厚、古朴、苍茫,余音绵长不

绝;其高亢时清亮而又圆润,富有力度而又内含悠扬之韵,极富穿透

力。因此,最适宜于楚歌的伴奏,而且最适宜于表现悲凉哀怨的情调。

正因为琴的这种音乐特性最适宜于伴奏楚歌,所以琴在楚地极为流行,

有关琴的典故也非常多,将楚歌改编为琴曲者亦不少,对后世影响也

很大。《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周隋以来,管弦乐曲将数百曲……唯

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可见古琴与楚歌有着特殊的音乐关系。自

从魏晋时代,楚歌逐渐疏离音乐而成为独立的诗歌类型,其楚声音乐

则主要由弹琴家来传播了。

(摘编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弦歌不论是鼓弦合歌还是作歌配弦,都表现出古人弦与

歌相辅相成的特点,形式

相同。

B.孟子反、子琴张“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等事例说明除

徒歌外,许多楚歌是由琴来伴奏的。

C.楚歌《阳春》《白雪》改为琴曲,说明琴的音乐特性与楚歌的

文学情调有着特殊的艺术关联。

D.陈思苓认为,屈宋时期的楚声用丝竹之器、清声之律,声调哀

伤,其音乐的基本风格是悲怨哀婉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反驳《琴史》认为的歌弦必相合观点时,并未举例展开,

而是主要分析许多楚歌是由琴来伴奏的现象。

B.文章列举的古人以琴来伴奏而歌的事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楚

歌体抒情表意的基本特性的

材料。

C.古琴个性化的音色与楚歌悲凉哀怨的情调相吻合的大量事例,

充分证明了楚歌都是用琴来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