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2课悠扬民歌(第二课时)迪克西岛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乐曲《迪克西岛》中,感受轻快活泼、悠然自得的情绪。
2.从各乐段的音乐要素对比中,更深层次地挖掘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对家乡的思念与歌颂。了解因不同地域、文化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以点带面,激发对民歌的探究欲望。
3.能听辨出短笛与口哨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能在体验中感知乐曲的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短笛和口哨的音色。
教学难点:从音乐要素出发,挖掘歌曲风格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链接学习
1.师生问好∶同学们,我是来自乐清市虹桥镇第三小学的潘老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2.首先,我们从一首熟悉的歌曲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让我们跟着黑鸭子组合的歌声唱起来,动起来吧。(播放《哦,苏珊娜》)
3.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哦,苏珊娜》,这首欢快的美国蓝调乡村民谣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它飘洋过海,传遍了整个世界,一直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二、原版欣赏揭示课题
1.美国的音乐吸纳了世界各国的音乐元素,发展出了四大音乐类型。每个音乐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非常经典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歌曲。
2.音乐无国界,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听懂所有的歌词,却能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欢快、愉悦的情绪。这首歌曲叫做《我希望我在迪克西》,歌词表达了人们对家乡迪克西的思念。
3.19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作曲家D.艾米特根据这首民歌,改编创作了一首具有爵士乐风格的器乐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不同的风格和表演形式又会带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播放a段)
三、聆听A段
(一)聆听A段
1.歌曲改编为乐曲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是的,音区变高了,速度也稍微缓慢了一些,让我们有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那刚才这段乐曲的主奏乐器又是什么呢?
2.它们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口哨与小狗》中曾亲密合作过,对了,是口哨与短笛,你答对了吗?
3.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在《小小少年》里体会过口哨的魅力,而木管乐器中音区最高的短笛,在五年级的《对花》中也再次向我们展示过它锐利清脆而富有穿透力的独特音色。
4.在这段音乐当中,短笛又奏出了怎样的美妙旋律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段音乐的曲谱。请你试着用“lu“跟着音乐唱一唱这段旋律,注意弱起小结。5.虽然它只有一个乐句,但是这个乐句却很有意思。你看,师在每小节的第一个音符上进行了标红,你试着来唱唱红色旋律的部分,看一看这一次你又有哪些发现呢?
6.是呀,旋律上行时,往往可以表达热烈欢快的情绪,而向下时,情绪就会又逐渐平淡。旋律进行的方向,对音乐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
7.下面我们接着来欣赏后面部分的旋律,你又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呢?
8.这段旋律轻松欢快,仿佛一位吹着吹口哨的人悠然自得的在散步。请你仔细观察这段曲谱,唱一唱,你能不能找出一个节奏型,特别能够表现这段音乐的风格呢?
9.是的,就是切分节奏,这种节奏型形成的轻重音颠倒,让音乐听起来更具摇摆感,这也是爵士音乐的风格之一。
10.我们给这个完整片段命名为A段。
(二)对比欣赏再现A’段
1.下面老师给大家再带来一个片段,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段和我们刚才听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又有哪些音乐语言发生了变化呢?
2.嗯,音高发生了变化,这两段旋律一致,但前面的是C调,这个则转到了D调,升高了,情绪也更高涨了;萨克斯的即兴演奏加入,还有音乐旋律的加花变奏,这样自由、即兴的陶醉感,也是爵士乐的灵魂之一。
4.根据这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我们可以称这段为A’段。
(三)完整聆听,曲式分析
1.下面,让我们完整地聆听这首由短笛、口哨与乐队演奏的《迪克西岛》,找找刚才欣赏的这两个片段分别出现在乐曲的哪个部分,边听边哼唱,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
2.刚才听的两个片段分别出现在乐曲的前面和后面,中间还有一个B段,运用了我们常见的aba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四)欣赏B段
1.现在我们来听听B段,这个片段分别由短笛、吉他、萨克斯、钢琴这四种乐器来演奏表现,你能给它们排排顺序吗?
2.你们的答案和老师一样吗?相信,聪明的你们都听出来了。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自由、多元的美国音乐。大家还通过聆听比较,发现了同样的旋律可以通过加花,改变强弱拍,变换速度、情绪、乐器等等展示不一样的音乐形象,给人全新的感受。这节课是不是对你未来音乐创作有点启发呢?
2.课的最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两个作业,自由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茉莉花》(欣赏)-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茉莉花》(欣赏)-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茉莉花》-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茉莉花》-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迪克西岛》-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小河淌水》-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2课 悠扬民歌《小河淌水》-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3课 美丽童话《波斯市场》-教学设计.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3课 美丽童话《波斯市场》-学习任务单.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2012)六年级上册:第3课 美丽童话《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