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是高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探讨就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知识。其中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很好素材,对回归直线的合理性探究过程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的大胆设想探索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预报变量的取值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节是?“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第二课时。从学生的知识层面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能够利用EXCEL采集样本数据,制作散点图,且能根据散点图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是否有相关性?若相关,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而且学生已经理解运用方差可以表示数据的波动性,为最小二乘法思想提供联想的基础;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生思维一般,积极性较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这节课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介绍了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和最小二乘法的思想。??
从全章的内容上看,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难点之一。线性回归是最简单的回归分析,学好回归分析是学好统计学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现实问题中两个变量的散点图,发现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培养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能力;
2、合理设计回归直线的方案,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及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体现“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素养的培养。
3、通过对预报变量的估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合理设计回归直线的方案,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对预报变量的估计。
难点:最小二乘法思想求回归直线方程。
五、教学基本流程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引入课题
创设情境
交流讨论
数量求证
动态展示
模型应用
课堂小结
六、教学情境设计
问题
问题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两个变量之间的有哪几种?如何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2、下列各图中,两个变量具有较强正相关关系的散点图是()
复习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概念,线性相关的概念,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散点图,为新课引入埋伏笔。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强调: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对于散点图,我们可做如下判断:1若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函数曲线上,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2若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附近,变量间有相关关系;3若所有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近,变量间有线性相关关系。
3、教材第85页探究问题:
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表1人体的脂肪百分比和年龄
年龄
23
27
39
41
45
49
50
脂肪
9.5
17.8
21.2
25.9
27.5
26.3
28.2
年龄
53
54
56
57
58
60
61
脂肪
29.6
30.2
31.4
30.8
33.5
35.2
34.6
根据上述数据,你发现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估计46岁的脂肪含量吗?
xls表格制作散点图,并且说出散点图的特征?
两个变量正相关,呈带状直线型分布。
提出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合理建立数学模型,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叫一名学生利用EXCEL现场制作散点图。观察散点图后,师生明确概念:回归直线、回归方程。
平均数可以作为一个变量数据的代表,那么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的代表是什么?你有哪些设想求出这个回归方程?请你设计回归直线的合理方案。
师生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演示,共同讨论方案的合理性,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平台。
例如:方案1直线两边的点基本一样多
方案2直线经过的点最多
等等
学生阅读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分组讨论,经历数学建模的初始阶段合理化猜想,帮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怎样进行数学思考
学生阅读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讨论的方向是“这种方法得到回归直线代表性强,还是差?”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方案1、2代表性差的原因:回归直线可能不唯一、偏差大
求回归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教材中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为何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师教授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思路,运用最小二乘法思想推导回归直线的方程,并且运用《几何画板》寻找到回归直线,直观感受演示实验。
得到
即回归直线方程为:
此处我们教材进行了改编处理,采用了函数拟合的思想,运用待定系数法得到回归直线方程。采用先确定一个点,再确定斜率的方式得到回归直线方程。
经历数学建模的第二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公共基础》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小学】高一上下册古老的声音原始狩猎图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1(全解全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5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 拍手歌 课件.pptx
- 3晕针晕血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pdf VIP
- 《骨髓增殖性肿瘤》课件 .ppt VIP
- 五年级劳动课《包饺子》课件.pptx VIP
- 雁塔区第二小学基础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三年规划.docx VIP
- 《Access数据库应用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