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
高三古诗词教学反思
在近三年的古诗词教学中,虽然一轮复习资料中分类列出了诗歌备考的常见题材、常见情感、四大考点等,学生也能背过记住相关知识点,但一考试往往会不知所答,选择题答对率低,主观题得分少,其问题的关键还是诗意的理解。疏通诗意,读懂诗是解答诗歌的第一关键,也是前提条件。
诗歌是凝练的、跳跃的,诗意的解读,需运用汉语语法知识补充相关省略,调整句子结构,除借助常讲的知人论世、相关意象、情感词外,还要关注写作背景(特别是注释和注释中的关键词语),借助诗歌的章法“起承转合”,借助诗歌的对仗(每一联的上下句含义相近或相反)。在高三备考中,律诗是常考的,对律诗而言,诗歌的章法和对仗特点是理解诗歌含义的关键钥匙。
关于知人论世、意象含义和情感词等相关知识,大家熟知,所以我想重点结合考题来谈谈借助诗歌的章法和诗歌的对仗特点理解诗意。
诗歌的章法——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的结构思路,主要针对绝句、律诗而言。“起”是诗歌的开头,也是“启”的意思,无论是情感表达,亦或是景物描写都承担着启动后文的责任,一般情感表达上呼应题目。“承”即紧承上句(上联)的诗意,是对引出的事物进行较为具体的记叙与描写,与上句(上联)衔接紧密。“转”即转折或递进,其思路一般是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事及理,能够有效避免诗歌的平铺直叙,丰富诗歌内容,拓宽诗歌意境。“合”对全诗具有收束作用,并传达出某种情感主题。高考试题侧重考察“起”与“合”,需要重点把握。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试卷第16题题干为“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按照诗歌的章法,在结构上,首联颔联分别是“起”“承”,颈联由前两联的叙事议论“转”入写景,寓情于景,舒缓了诗歌的节奏,表达了诗人的心志,而尾联收束全诗,“须有地”“不受等闲恩”表达了诗人凭借自己才华受赏识的孤高耿介。领会明白诗歌的章法,解答这道高考题就会简单许多。
古诗词的对仗
在古诗词中,律诗一般颈联和颔联是对仗结构,词性结构相同,在含以上,一联的上下句或相近或相反,借助这个特点,可以打通某些疑难点,大致理解诗意。如,在近期的诗歌练习金诗《黄山道中》“小榖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在选择题中有这样一个选项,B:“千章秀木黄公庙”两句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句法相同。结合原诗来看,颔联“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是对仗句,“一点”是数量词,从而推断出“千章”是数量词而非名词,如此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借助诗歌的章法和古诗词的对仗,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在刚刚3月结束的金太阳联考卷中,考到了苏辙的《送王适徐州赴举》,“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第三句“性如白玉烧犹冷”的解读有些难度,但是根据起承转合和对仗,诗歌的前两联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并做出正确判断,C项“在诗人眼中,王适性情如白玉,品德美好;诗文如朱弦,秀雅流畅,越读越有深意”是正确的选项。
由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关键是要将学科的必备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了必备知识,才可能渗透培养提升学科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