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方法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方法
杨佩珍
看标题辨类别
题目是诗的眼睛。有些题目明确地交待了诗歌的写作重点或类型。如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这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患病,或抨击社会现实。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患病,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以“物象”或用“咏〔题、赠、赞〕十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这类诗大多是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题目中消灭“塞”“征”“军”等字眼或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少年行》、
《关山月》的多是战斗诗或边塞诗。这类诗多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苦痛、久居边关的乡愁、室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这类诗大都表达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鼓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
知作者析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理解全诗是很有帮助的。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时代。他的诗有的揭露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有的反映了官吏的贪横强暴,有的揭露了统治阶级豪华白费的生活,并同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境况作鲜明比照。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读懂他的《卖炭翁》。再如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力图恢复中原而志不能酬。他的诗多以渴望建功立业、恢复中原为主旨。再如陱渊明一生坎坷,最终归隐田园。他的诗作或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闲适的情怀,或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贫困,或表现诗人奇特的社会抱负。一般来说,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是相对固定的。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的词气概磅礴,风格昂扬,意境雄浑,感情激荡。李清照的词笔调严峻,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抓诗眼悟情感
读诗要抓诗眼。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的字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最终一句“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就是整首诗的诗眼。一个“怜”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万种情思。再如《黄鹤楼》一诗中“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天净沙。秋思》中最终一句“断肠人在天际”中的“断
肠”,都是诗歌中的“诗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捕获住了这些字眼,也就捕获住了诗歌的灵魂。
鉴赏美享受美
诗是抒情艺术。诗人把被描写的事物在灵魂中激起的感情吟咏出来,读者与之相通地产生了共鸣,获得了美的享受,这个感情承受的过程,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
诗人写诗,为了使读者也与之共鸣,或赞美,或兴奋,或生气,不得不把要写的事物具体一些,形象一些,含蓄一些,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承受感染。诗是言短意长地感染人的文学,以含蓄为上乘。读诗,通过反复咀嚼,密咏恬吟,得到一种意味。这种意味就是诗歌作品本身的含蓄蕴藉。读诗读出味来,说明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
诗人的思想感情谓之“意”,客观的生活形象谓之“境”,二者辩证统一、妙合无间谓之“意境”。鉴赏诗,体验不出、享受不到意境美,还不算进了鉴赏门槛。一首诗读的遍数多了会有这样的感觉,或为诗人洋溢的感情感动着,或为诗中猛烈的气氛包围着,或为丰富多彩的自然图景吸引着。这个感动着、包围着、吸引着你的“世界”,便是诗的意境。主客观统一妙合的过程是作者的创作,所以诗的意境是共性化的,渗透着诗人的情趣和性格。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都是写山,意境不同。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育人们的良好文化修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消灭以来,就深受宽阔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始终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区分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把握肯定的解题技巧等。2023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力量,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肯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面对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在寻常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量,在考场上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依据我诗歌教学的体会,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