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化学基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 其次章吸附作用

1、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主要特征比较

一个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响,由于某种物质的作用而被 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加速,在反响完毕时该物质并不消耗,则此种物质被称作 A、吸附热 ≥80kj/mol ≈0~40kj/mol催化剂,它对反响物施加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B、吸附速率 速率慢 速率快

2、催化作用的分类 C、脱附活化能≥化学吸附热 ≈分散热

均相催化 D、发生温度 高于气体液化点 接近气体液化点

指催化剂与反响物处于一样的物相。 E、选择性 有 无

多相催化 F、吸附层单层 多层指催化剂与反响物处于不同物相时发生的催化〔化学工G、可逆性可逆或不行逆 可逆业上以多相催化居多〕 2、解离吸附

酶催化 氢分子在化学吸附时通常分解为氢原子或氢离子的反响。

由组成格外简单的蛋白质为催化剂的反响,反响条件温 3、溢流效应

和,活性特高,选择性亦很高。 吸附粒子在外表上移动的另一种状况。如黄色固体WO

3

3、催化活性 在室温下遇到氢气时其颜色不变化,假设将其用水润湿,并

反映催化剂转化反响物力量的大小。 掺入载有铂粉的硅胶,则由黄色变成蓝色。氢分子并不直

〔转化率是表示催化活性最常用的指标〕 接与WO

3

反响,但在Pt存在时,氢解离吸附成氢原子,

4、选择性〔Sel〕 氢原子沿外表移动,遇水变成质子并释放出一个电子,质

反响物沿某一途径进展的程度,与沿其余途径进展反响 子在水的薄膜中移动,遇到 WO 反响,生成蓝色的

3

的程度的比较,即为催化剂对某反响的选择性。 HxWO。可能产生溢流的物质:〔H、O

、CO、NCO)

3 2 2

Sel=〔k/k〕 4、掩盖度

Ⅰ 1 2

5、收率〔y〕 催化剂上发生吸附的面积与催化剂总面积之比。

催化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的乘积即催化剂对产物的收率。 ??V

A转化为B的量 n Vm

V:某时刻的吸附量;V

:饱和吸附量

m

yB=

×100%?

A?B×100%

5、Langmuir模型假设的吸附条件

A n的初始量

A n

A0

6、催化剂的分类

金属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

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7、氢解〔加氢裂解〕

吸附剂的外表是均匀的,各吸附中心的能量一样。

吸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无视

吸附粒子与空的吸附中心碰撞才有可能被吸附,吸附是单层的

6、吸附等温线

在恒定温度下,对应肯定的吸附质压力,在催化剂外表上的吸附量是肯定的,通过转变吸附质压力可以求出一系列

氢加至某单键使其分裂形成两个分子。C

H+H

→2CH

吸附压力—吸附量对应点,由这些点连成的线。

8、氢转移

2 6 2

4

7、常用的几个等温方程

在C—H 断裂时产生的质子和H—的转移。

名称 表示式 使用范围

CH+CH →CH+CH

V ?P

2 4 4 10

2 6 4 8

Langmuir

??? ?

物理化学吸附

9、转换频率

单位时间内每一个活性中心转化的分子数。

10、空速

Vm 1? P

Freundlich V=kP1/n〔n1) 物理化学吸附

V 1

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体积催化剂〔或反响器〕的气体或液体的体技数。

Temkin

??? lnaP 化学吸附

0Vm f

0

P

BET

? 1 ?C?1?P

多层物理吸附

mm0V(P0

m

m

0

P) VC VC P

-1-

第三章催化剂某些宏观构造参量的表征

1、吸附质常为惰性气体,最常用的吸附质是氮,其

Sm=16.2A2,吸附温度在其液化点77.2K四周。

2、孔容〔孔体积〕

催化剂内全部细孔体积的加和。

5、固体酸分类

自然黏土〔高岭土、蒙脱土和沸石〕

负载酸〔H2SO4,H3PO4等负载于硅胶、氧化铝或硅藻土上〕

复合金属氧化物〔SiO-AlO、SiO-TiO以及

2 2 3 2 2

SiO-ZrO〕

2 2

比孔容Vg为1g催化剂颗粒内部所具有的孔体积。

金属硫酸盐〔CuSO、MgSO

、CaSO〕

3、孔隙率

4 4 4

6、沸石分子筛化学组成:M 〔AlO〕〔SiO〕xHO

j/n 2 j 2 y 2

催化剂的孔体积与整个颗粒体积的比。

4、催化剂的细孔分类

〔M可交换的阳离子;y硅氧四周体的个数;j铝氧四周

体的个数;x所含水分子的数目〕

微孔:空半径小于2nm的孔

7、X型沸石的SiO/AlO

比值在2.2~3.0;

2 2 3

中等孔〔间孔〕:半径为2~50nm的孔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