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原理习题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催化原理》习题〔一〕

第一章

一、填空题

本世纪初,合成NH3,HNOS_,_H2SO£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为近代无机化学工业的进展奠定了根底。—催化裂化一,催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进展。

随着科学的进步,所研制的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为化工工艺上降低反响温度、压力,缩短流程,简化反响装置供给了有力的条件。

四.答复题

简洁表达催化理论的进展过程。

答:从一开头,催化剂的应用就走在其理论的前面。

1925年,Taylor的活性中心学说为现代催化理论的奠定了根底。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以均相反响为根底,形成了中间化合物理论。50年月,以固体能带模型为弍,又形成了催化电子 理论。

60年以后,以均相配位催化为争论对象,又形成外表分子模型理论。由此,催化理论渐渐进展起来。

哪几种反响可以在没有催化剂的状况下进展,在此根底上分析催化作用的

本质是什么。

答:〔1〕以下反响可在没有催化剂时快速进展:

纯粹离子间的反响

与自由基有关的反响

极性大或配们性强的物质间的反响

供给充分能量的高温反响

〔2〕在含有稳定化合物的体系中参加第三物质〔催化剂〕,在它的作用下,反响物的某些原子会发生离子化,自由基化或配位化,从而导致反响历程的变化,使反响较简洁进展。这就是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本质。

其次章

一.概念题〔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失活,可逆中毒,催化剂机械强度答:催化剂的选择性:是衡量催化剂加速某一反响的力量。

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其构造和组成等渐渐遭到破坏,导致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催化剂失活。

可逆中毒:指毒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或化合较弱,可用简洁方法使催化剂的活性恢复。

催化剂机械强度:指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重力的作用,以及温度、相变

作用的力量。二.填空题:

依据反响机理中反响物被活化的方式催化反响可分为:氧化复原催化反应,酸碱催化反响;配位催化反响。

构造性助剂可转变活性组分的物理性质,而调变形助剂可转变活性组分的化学性质。

C〕催化剂的活化可分为热活化和化学活化。

消退外集中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流体流速,消退内集中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催化剂粒度至反响速度不随粒度而转变 。

非均相催化反响可以分为气固催化反响,液固催化反响,气液催化反响。

三。简答题

依据其功能的不同, 助剂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主构造性助剂、调变性〔电子性〕助剂、晶格缺陷性助剂和集中性助剂。

依据使用条件下的物质类型,催化剂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过渡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酸碱〔固液〕催化剂和金属络合催化剂。

为什么象铝一样的轻金属不适宜作氧化复原反响的催化剂 ?

答:由于轻金属简洁由于氧化而变质,从而失去活性。

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催化剂失活主要有化学组成变化和催化剂构造变化两种。化学组成变化主要有活性组分挥发、流失、活性组分的中毒;催化剂构造变化包括催化剂分散度下降,活性组分烧结、积碳、孔堵塞,机械强度下降。

什么元素或基团可使过渡金属催化剂中毒,中毒机理是什么 ?

答:S、Se、Te、P、As、NH3、PH3、Bi、SeFe、H2O及其化合物可使过渡金属催化剂中毒。

中毒机理是:过渡金属元素具有空的低轨道,而非金属元素构造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未公用的电子对,它能和金属的 d轨道成键。

三.答复题

助剂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助催化剂本身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参加少量后,可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稳定性等性能的物质。可区分为:

构造性助剂转变活性组分的物理性能。如几何状态、孔构造、比表面使催化

剂不易烧结。

调变性〔电子性〕助剂可以转变活性组分的电子构造〔化学性能〕来提高活性组分的活性和选择性。

晶格缺陷性助剂可以使活性相原子排列无序化,从而使活性物质微晶间形成

更多的晶格缺陷,产生了的活性中心,使活性提高。

集中性助剂的作用则通过参加硝酸盐、碳酸盐或有机物,使之在焙烧时分解而在催化剂中形成孔,提高体相内活性组分的利用率。

CO和H2甲烷化为CO+H2=CH4+H2O H=-49.3kcal/mol

当承受Ni/Al2O3为催化剂时,催化反响中CO吸附,H2和H20不吸附,

测得CO|的吸附活化能为10kcal/mol,吸附热Q=16kcal/mol。吸附的CO和气相中H2外表反响活化能为32kcal/mol,反响热Q=44kcal/mol。CH4的脱附活化能为20kcal/mol。

〔1〕画出外表催化反响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计算甲烷吸附活化能;答:反响过程可以表示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