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催化作用的定义:
答:“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响速度,但它本身并不因化学反响的结果而消耗,它也不会转变反响的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
从催化作用的定义中可得出哪些结论:答:催化作用的定义可表达如下内函:一、催化剂只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响;二、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
三、k正与k逆有一样倍数增加;〔注:上面争论的催化剂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是指对一平衡体系或接近平衡体系时,催化剂以同样倍数提高正逆方向反响速率常数,在远离平衡时,催化剂对正逆反响速率的影响固然是不同的。〕
四、转变反响历程;五、降低了反响活化能
催化剂成分主要由哪几个局部构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答:催化剂成分主要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三局部构成,它们所起作用分别描述如下:
、活性组分〔activecomponents〕
活性组分对催化剂的活性起着主要作用,没有它,催化反响几乎不发生。构成活性组分的主要有:金属、半导体氧化物和硫化物、绝缘体氧化物和硫化物等。
、载体〔supportorcarrier〕
载体有多种功能,如高外表积、多孔性、稳定性、双功能活性和活性组分的调变以及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等。最重要的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作为活性组分的基底,使活性组分保持高的外表积。常用的载体材料主要为高熔点氧化物、粘土和活性炭等。
、助催化剂〔promoter〕
助催化剂本身对某一反响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但参加它后〔参加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能使催化剂具有所期望的活性、选择性或稳定性。
参加助催化剂或者是为了帮助载体或者为了帮助活性组分
帮助载体:帮助掌握载体的稳定性、抑制不期望有的活性、获得双功能的活性等;帮助活性组分:对活性组分的助催化剂可能是构造的或电子的。
转换频率〔TurnoverFrequency〕的定义是什么?
答:单位时间内单位活性位上转化反响分子(底物)的数目.5活性位〔activesite〕的定义是什么?
答:在催化剂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那局部原子或原子集团。如质子、配位络合物、外表原子簇等。一般用“*”表示。
在估量一个催化剂的工业价值时,通常认为哪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考虑的挨次是
答:它们分别是活性〔activity〕、选择性〔selectivity〕和寿命〔lifetime〕。考虑的挨次:第一位是选择性,其次位寿命,最终才是活性
选择性〔Selectivity〕的定义是什么?
答:Selectivity(%)=〔转化为目的产物所消耗的某反响物量/某反响转化的总量〕′100%
催化剂的寿命曲线通常包括哪三个周期?答:包括成熟期、稳定期和年轻期
按催化反响体物相均一性分类方法,可将催化体系分为:答:〔1〕、均相催化〔homogeneouscatalysis〕
全部反响物和催化剂分子分散在一个相中,如均相酸碱催化、均相络合催化。
、多相催化〔heterogeneouscatalysis〕
催化剂与反响物处于不同的相,催化剂和反响物有相界面将其隔开。如气-液、液-液、液-固、气-固、气-液-固。
、酶催化〔enzymecatalysis〕兼有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的一些特性。酶是胶体大小的蛋白质分子,它小到足以与全部反响物一起分散在一个相中,但又大到足以论及它外表上的很多活性部位。10按催化剂作用机理分类,可将催化体系分为?
答:氧化复原,酸碱催化和配位催化。
11在用1.5mmol的金属锰协作物催化16.32g25%双氧水氧化8.2g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响中,假设在反响4h后,双氧水转化了90%,可生成7.35g环氧环己烷〔C6H10O〕、0.98g环己烯醇〔C6H10O〕和0.24g环己烯酮〔C6H8O〕三种氧化产物。试计算反响后剩余的环己烯量、
环己烯的摩尔转化率、催化剂基于环己烯的转化频率〔单位h-1〕、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和双
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设生成一分子环氧环己烷或环己烯醇均消耗一分子双氧水;而生成一分子环己烯酮则消耗二分子双氧水〕?
解:
其次章习题参考答案:
?酸、碱的质子论的定义?
答:Br nsted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任何含氢原子或离子皆为酸,凡能承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2酸、碱的电子论的定义?
答:Lewis认为凡能承受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或离子称为酸;凡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称为碱.3软硬酸、碱原则是?答:“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4酸、碱性质的完整描述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种类(即属于B酸、B碱或L酸、L碱),强度和浓度或密度
均相酸、碱催化反响的特征?酸、碱催化反响的先行步骤是催化剂和反响分子之间的酸、碱反响.如为B酸催化,首先由质子与基质分子S作用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