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思考乐教育研究报告:重启扩张_聚焦华南地区份额提升.docx

2024年思考乐教育研究报告:重启扩张_聚焦华南地区份额提升.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思考乐教育研究报告:重启扩张_聚焦华南地区份额提升

1.思考乐教育:转型聚焦素质教育和高中培训

1.1.双减前后对比:净利率已超过双减前

思考乐教育定位为中国华南地区领先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2012年深圳思考乐成立,2014年在深圳成立首间学习中心,2016年业务拓展至厦门,2017年拓展东莞及佛山地区,2019年于港交所上市,2020年发布“550战略”,计划立足于广东省,寻求异地扩张,双减前截至2020年末集团有152个学习中心,一度拓展到江苏及浙江等12个城市。双减后公司调整经营战略,关闭除深圳外其他校区,聚焦素质教育和高中辅导业务,22年底公司尝试进军直播市场,开通“思考乐GO”抖音直播账号,23年底停止该业务,专注校外辅导,同时推出游学、国际教育业务板块。23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经调净利为5.7/0.86/1.08亿元(调整项为电商亏损0.14亿元及股权开支0.08亿元),同比增长42%/58%/99%,其中学业备考/素质教育收入占比分别为9%/91%,分别同比增长61%/40%。

对比双减前后,我们注意到以下变化:1)收入规模及收入结构:从收入规模来看,双减后公司收入最低降至4.02亿元,23年随着非学科教育业务及高中业务快速增长,23年收入已恢复至5.71亿元,但同比21年仍下降31%,我们分析,主要由于学生数仍仅为双减前80%左右、学费则基本相当。从收入构成来看,双减前公司业务以“升学”业务为主,收入占比96%-98%,“乐学”业务主要为小学1-3年级提供数学、语文、英语及表演艺术、绘画等兴趣课程;21年受双减政策影响公司停止K9学科辅导,21年素质教育占比提升至24%、23年提升至91%,双减前2018年公司高中业务占比为9.2%,收入为0.45亿元,23年高中收入已恢复至0.52亿元。2)盈利能力:双减前公司毛利率最高在19年提升至42.7%,主要受益于课程提价及教师产能利用率提升,20-22年受及政策影响毛利率下降至34%-38%,23年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已提升至41.8%、接近19年水平;归母净利率/经调净利率则已超过双减前水平(23年归母净利率/经调净利率分别为14.8%/18.9%,双减前最高达14.6%/18.8%),根据公司公告,主要受益于租金成本近两年大幅下降。3)运营指标:双减前公司正处于加速拓展阶段,2020年10月公司董事长陈启远发布“550战略规划”,计划5年再超过50座城市建设超500所分校,双减前公司在深圳、东莞、佛山、惠州、广州、珠海、宁波、苏州等11城市开设152所学习中心,双减后学习中心数量最低降至60家左右,根据公司官网数据24年5月公司学习中心超过140所,基本全部集中在深圳地区。双减行业出清后,市场需求旺盛,从教师人数来看,目前约为双减前的60%,但双减期间公司核心管理层及教师团队稳定,随着业务恢复教师人数逐步提升。

历史回顾来看,公司2016-2023年收入/归母净利/经调净利CAGR为18.8%/35.3%/39.7%,净利增速高于收入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销售费用率下降。1)从收入端来看,除20和22年外,公司收入端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16-19年在30%以上,主要由于公司在16-19年网点快速扩张以及校区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20年受到影响,公司迅速转为线上授课,收入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长;22年受双减政策影响,公司停止学科培训,关闭大量低效门店开始加码素质教育转型,23年转型成效显现,收入实现高增。分业务来看,2016-2023年学业备考/素质教育收入CAGR分别为-15%/100%,这主要由于政策后的结构调整,入读人次CAGR为18%/92%;人均收费CAGR为4%/3%。23年素质教育/学业教育收入分别为5.2/0.5亿元,同比增长40%/60%,入读人次分别为23.9/2.3万,同比增长38%/57%;课时数分别为597.3/58.0万课时,同比增长39%/60%;人均课时分别为25/25课时/季(课时数/入读人次),同比增长1%/2%;人均收费分别为2171/2234元/季(收入/入读人次),同比增长1%/3%;课时费分别为87/89元(1课时=45分钟),同比增长1%/1%。

2)从净利端来看,16-19年公司净利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规模效应下期间费用率下降,18年净利增速远高于

文档评论(0)

小鱼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